1、不以辞害志 [ bù yǐ cí hài zhì ]
释义: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2、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释义: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难。”
3、春风化雨 [ chūn fēng huà yǔ ]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4、出乎意料 [ chū hū yì liào ]
释义:指出人意料。
出处:毛泽东《发刊词》:“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
5、代人受过 [ dài rén shòu guò ]
释义: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出处: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1章
6、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7、涣然冰释 [ huàn rán bīng shì ]
释义: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处:《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8、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释义: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9、涣如冰释 [ huàn rú bīng shì ]
释义: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5卷:“久即下部血出,并鲜血片,便无痛苦,涣如冰释。”
10、涣若冰释 [ huàn ruò bīng shì ]
释义: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处:唐·权德舆《张隐居庄子指要序》:“盖弘道以周物,阐幽以致用,内外相济,始终相发,其文约,其旨明,累如珠贯,涣若冰释。”
11、涣若冰消 [ huàn ruò bīng xiāo ]
释义:犹言涣然冰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处:南朝·梁·王莹《答释法云书难范缜》:“标理明例,涣若冰消。”
12、教无常师 [ jiào wú cháng shī ]
释义: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出处:《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13、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14、开云见日 [ kāi yún jiàn rì ]
释义: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15、开云见天 [ kāi yún jiàn tiān ]
释义: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开云见日”。
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十回:“众人一听,如同开云见天,兴奋得一下把老武拥在当中。”
16、良工心苦 [ liáng gōng xīn kǔ ]
释义: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出处: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17、良师益友 [ liáng shī yì yǒu ]
释义: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
18、能者为师 [ néng zhě wéi shī ]
释义: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出处:《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19、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20、谦恭下士 [ qiān gōng xià shì ]
释义: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出处:《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21、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释义: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2、师道尊严 [ shī dào zūn yán ]
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23、是非曲直 [ shì fēi qǔ zhí ]
释义: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
出处: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三的:“我奉着玉帝天符非轻慢,将是非曲直分明看。”
24、是非口舌 [ shì fēi kǒu shé ]
释义: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25、先圣先师 [ xiān shèng xiān shī ]
释义:旧时尊称孔子;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
出处:《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26、循循善诱 [ xún xún shàn yòu ]
释义: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27、一字之师 [ yī zì zhī shī ]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28、以辞害意 [ yǐ cí hài yì ]
释义: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孟子·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29、杨虎围匡 [ yáng hǔ wéi kuāng ]
释义:杨,通“阳”。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30、以文害辞 [ yǐ wén hài cí ]
释义: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形容误会伤害的成语(47个)
••阅读 3672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被感情伤伤害的成语
哀而不伤,哀莫大于心死,哀感中年,薄情无义,悲从中来,笨嘴笨舌,笨嘴拙舌,遍体鳞伤,乐而不淫,能说会道,生离死别,无动于衷,心如死灰,不善言辞
爱她又怕伤害她的成语
小心翼翼
关于解开误会的成语
尽释前嫌,破镜重圆,言归于好,易如反掌,迎刃而解,百思不解,握手言欢
形容被朋友误会的成语
百口莫辩,百喙莫辩,百辞莫辩,含冤受屈,有口难辩,有口难分,有口难言,证据确凿
形容被误会的经典成语
百口莫辩,百喙莫辩,百辞莫辩,不虞之隙,含冤受屈,涣如冰释,涣然冰释,涣若冰释,涣若冰消,焕然冰释,涣尔冰开,开云见日,开云见天,明珠按剑,是非口舌,嬉笑怒骂,杨虎围匡,以词害意,以辞害意,有口难辩,有口难分,有口难言,证据确凿
形容受伤害很深的成语
遍体鳞伤,浮光掠影,过眼烟云,刻骨铭心,铭心刻骨,铭刻心骨,念念不忘,皮开肉绽,体无完肤,万箭穿心
形容不会被伤害的成语
踌躇不前,谨小慎微,谨慎小心,束手束足,束手束脚,束手缚脚,缩手缩脚,停滞不前,望而却步,望而生畏,畏缩不前,畏葸不前,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小心翼翼
要形容伤害别人成语
哀感顽艳,哀痛欲绝,哀感中年,暗箭难防,暗箭中人,暗锤打人,黯然伤神,败材伤锦,抱朴含真,悲天悯人,鼻坍嘴歪,鼻塌嘴歪,鼻肿眼青,鼻青眼肿,薄寒中人,不知轻重,惨不忍睹,操刀伤锦,缠绵悱恻,乘人不备,惩前毖后,赤口毒舌,出口伤人,触目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