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释义: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2、讹言惑众 [ é yán huò zhòng ]
释义: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3、讹以传讹 [ é yǐ chuán é ]
释义: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越传越错。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4、蜚短流长 [ fēi duǎn liú cháng ]
释义: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造言生事者,蜚短流长,所不堪受。”
5、飞短流长 [ fēi duǎn liú cháng ]
释义: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不堪受。”
6、混淆是非 [ hùn xiáo shì fēi ]
释义: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出处: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7、祸国殃民 [ huò guó yāng mín ]
释义: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出处: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8、积毁销骨 [ jī huǐ xiāo gǔ ]
释义:积:聚;毁:毁谤;销:熔化。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9、空穴来风 [ kōng xuè lái fēng ]
释义: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10、人言可畏 [ rén yán kě wèi ]
释义:人言:别人的评论,指流言蜚语;畏:怕。指在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出处:《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1、人心叵测 [ rén xīn pǒ cè ]
释义:叵:不可。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容人心险恶。
出处:《新唐书·尹愔传》:“吾门人多矣,尹子叵测也。”
12、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释义: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3、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4、信以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释义: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15、妖言惑众 [ yāo yán huò zhòng ]
释义:妖言:迷惑人的邪说。用荒谬的鬼话迷惑人。
出处:《汉书·眭弘传》:“妄设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16、以讹传讹 [ yǐ é chuán é ]
释义: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出处: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17、造谣生事 [ zào yáo shēng shì ]
释义: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出处:《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
18、造谣中伤 [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
释义: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19、造谣惑众 [ zào yáo huò zhòng ]
释义:制造谣言,迷惑群众。
出处:邹鲁《江苏光复纪事》:“又都督府颁发暂行军律:一临阵退缩者斩,一强奸妇女者斩,一骚扰百姓者斩,一造谣惑众者斩。”
20、造言生事 [ zào yán shēng shì ]
释义: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出处:《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21、造谣生非 [ zào yáo shēng fēi ]
释义:捏造谣言,挑起事端。同“造谣生事”。
出处:黄南丁氏《杨乃武与小白菜》第八回:“而且如今你的年纪,已是二十多了,住在这里,若再不同小大圆房,外间造谣生非的人多……说不定同我有了一手,岂不是你我二人的名誉,又将扫地。”
22、流言蜚语 [ liú yán fēi yǔ ]
释义:毫无根据的话。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出处:《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23、谬种流传 [ miù zhǒng liú chuán ]
释义:泛指荒谬的东西一代代地传下去。
出处:《宋史·选举志二》:“所取之士既不精,数年之后,复俾之主文,是非颠倒愈甚,时谓之缪种流传。”
24、毁于一旦 [ huǐ yú yī dàn ]
释义: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25、凭空捏造 [ píng kōng niē zào ]
释义:毫无根据的擅加伪做。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土司·土官承袭》:“近世作伪者多凭空捏造 ,苟得金钱,兵部武选司吏胥概为准行。”
26、众口烁金 [ zhòng kǒu shuò jīn ]
释义: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出处:汉·荀悦《汉纪·景帝纪》:“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形容谣言厉害的成语(28个)
••阅读 2089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男生那方面很厉害的成语
不好意思,厚积薄发,可想而知,老当益壮,龙腾虎跃,威风凛凛,洋洋得意,一柱擎天,短小精悍
形容晕得很厉害的成语大全
耳鸣目眩,糊里糊涂,昏头昏脑,蒙头转向,目眩头晕,目眩头昏,神志不清,天旋地转,天转地转,头昏目眩,头昏眼花,头晕目眩,头晕眼昏,头晕眼花,头昏眼晕,头昏目晕,头昏脑眩,头重脚轻,头眩目昏,晕晕沉沉,惊惶失措
形容很厉害很优秀的成语大全
鳌里夺尊,拔群出萃,不慌不忙,才德兼备,才学兼优,材优干济,超尘拔俗,超群绝伦,超群轶类,聪明智慧,出类拔萃,绰然有余,绰有余裕,儿女英雄,鹤立鸡群,后来之秀,家骥人璧,架海擎天,尽心尽力,名列前茅,能征惯战,品学兼优,奇才异能,数一数二,…
形容被打得很厉害伤势很重的成语大全
遍体鳞伤,残缺不全,浑身是口,没嘴的葫芦,屁滚尿流,皮开肉绽,皮破肉烂,皮破血流,千疮百孔,肉绽皮开,体无完皮,体无完肤,头破血流,头破血淋,完美无缺,血肉模糊
形容小朋友体育很厉害的成语大全
此起彼伏,奋起直追,风驰电掣,汗流浃背,横冲直撞,挥汗如雨,健步如飞,剑拔弩张,坚持不懈,举手投足,龙腾虎跃,你来我往,你争我夺,你追我赶,棋逢对手,锐不可当,上窜下跳,生龙活虎,胜利在望,水泄不通,所向无敌,稳如泰山,稳操胜券,闻鸡起舞,…
形容音乐很厉害的成语大全
不绝于耳,风风韵韵,绘声绘色,经久不息,铿锵有力,绵延不绝,绵言细语,袅袅余音,绕梁三日,绕梁之音,婉转悠扬,娓娓动听,洋洋盈耳,莺声燕语,余音绕梁,余音袅袅,掷地有声
形容双目失明却很厉害的成语大全
蔽明塞聪,耳聋眼瞎,旷若发蒙,两瞽相扶,盲人摸象,盲人瞎马,盲人把烛,盲翁扪钥,盲者失杖,盲翁扪籥,盲者得镜,视若无睹,问道于盲,瞎字不识,瞎子断匾,瞎马临池,有眼如盲,有眼无珠,有目如盲,眢井瞽人,众盲摸象
形容男人在事业上很厉害的成语大全
功成名就,功成名遂,身败名裂,娓娓动听,延年益寿,卓尔不群,涓涓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