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鞍马劳顿 [ ān mǎ láo dùn ]
释义: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2、鞍马劳困 [ ān mǎ láo kùn ]
释义: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3、鞍马之劳 [ ān mǎ zhī láo ]
释义: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4、鞍前马后 [ ān qián mǎ hòu ]
释义: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出处: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5、北叟失马 [ běi sǒu shī mǎ ]
释义: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出处:《旧唐书·萧瑀传》:“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6、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7、弊车羸马 [ bì chē léi mǎ ]
释义: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出处:《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8、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释义: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9、伯乐相马 [ bó lè xiàng mǎ ]
释义: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车在马前 [ chē zài mǎ qián ]
释义: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出处:《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11、车殆马烦 [ chē dài mǎ fán ]
释义: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13、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14、单枪匹马 [ dān qiāng pí mǎ ]
释义: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15、东风吹马耳 [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
释义: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16、短衣匹马 [ duǎn yī pǐ mǎ ]
释义: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出处: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17、放牛归马 [ fàng niú guī mǎ ]
释义: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18、非驴非马 [ fēi lǘ fēi mǎ ]
释义: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象。
出处:《汉书·西域传下》:“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19、风马牛不相及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
释义: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20、风樯阵马 [ fēng qiáng zhèn mǎ ]
释义: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出处: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21、风吹马耳 [ fēng chuī mǎ ěr ]
释义: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出处: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22、高车驷马 [ gāo chē sì mǎ ]
释义: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高官显贵的阔绰。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
23、弓调马服 [ gōng diào mǎ fú ]
释义: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24、归马放牛 [ guī mǎ fàng niú ]
释义: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25、裹尸马革 [ guǒ shī mǎ gé ]
释义: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出处: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26、寒蝉仗马 [ hán chán zhàng mǎ ]
释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27、害群之马 [ hài qún zhī mǎ ]
释义: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28、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释义: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29、横戈跃马 [ héng gē yuè mǎ ]
释义: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出处: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30、呼牛呼马 [ hū niú hū mǎ ]
释义: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出处:《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快抢加快形容带马字的成语(106个)
••阅读 570
快抢加快形容带马字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快乐加快乐的成语
冁然而笑,春风满面,大喜若狂,抚掌大笑,拊髀雀跃,鼓舞欢欣,鼓舞欢忻,欢呼雀跃,欢喜若狂,欢声雷动,欢欣鼓舞,欢天喜地,皆大欢喜,惊喜若狂,精神焕发,酒酣耳热,乐不可支,乐乐陶陶,满面春风,眉开眼笑,眉飞色舞,其乐融融,人逢喜事精神爽,受宠…
形容心跳加快的成语
惊心动魄,怦然心动,心惊肉跳,胆战心惊
形容有很大功劳的带马字的成语
汗马功劳,汗马之劳,劳苦功高,马到功成,马革裹尸
形容单独行一动的成语带马字
单枪匹马,单枪独马,孤家寡人,孤军奋战,千军万马,人多势众,无依无靠
形容心跳加快紧张的成语
触目惊心,大惊失色,胆战心寒,胆惊心颤,胆颤心寒,动魄惊心,魂不附体,惊心动魄,惊恐万状,面如土色,面无人色,肉跳心惊,肉颤心惊,肉跳神惊,神不守舍,忐忑不安,谈虎色变,心乱如麻,心乔意怯,心寒胆战,心惊肉跳,心惊胆寒,心惊胆战,心惊胆颤,…
带马的形容快上加快的成语
鞍前马后,鞍马之劳,鞍马劳困,鞍马劳神,鞍马劳顿,鞍马劳倦,班马文章,宝马香车,北叟失马,弊车羸马,避世金马,兵慌马乱,不识马肝,不食马肝,策马飞舆,车尘马足,车在马前,车水马龙,车怠马烦,车尘马迹,车殆马烦,车驰马骤,车辙马迹,车填马隘,…
带马字不形容马的成语
鼻端生火,飞黄腾踏,灭景追风,蹄间三寻,逸尘断鞅,逐日追风,追风逐日,一日千里
形容着急而行动加快的成语
急不可待,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