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本趋末 [ bèi běn qū mò ]
释义: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出处:《汉书·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2、不差毫发 [ bù chā háo fà ]
释义: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
出处:《朱子语类》卷十六:“自慊,正与自欺相对,不差毫发。”
3、洞幽烛微 [ dòng yōu zhú wēi ]
释义: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微:微末,精细处。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
出处:明·吴承恩《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4、杜微慎防 [ dù wēi shèn fáng ]
释义: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出处:《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5、洞幽烛远 [ dòng yōu zhú yuǎn ]
释义: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
出处:明·吴承恩《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6、分毫析厘 [ fēn háo xī lí ]
释义: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
7、分厘毫丝 [ fēn lí háo sī ]
释义:形容极细微。
8、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释义: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9、见微知萌 [ jiàn wēi zhī méng ]
释义: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0、涓滴归公 [ juān dī guī gōng ]
释义:涓滴:小水点,比喻细微的东西。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不占为私有。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11、极深研几 [ jí shēn yán jī ]
释义:研:研究,审查;几:细微。指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出处:《周易·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12、米粒之珠 [ mǐ lì zhī zhū ]
释义: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舞,去而不远。”
13、绵言细语 [ mián yán xì yǔ ]
释义: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14、手无寸铁 [ shǒu wú cùn tiě ]
释义:寸:形容细微短小;铁:指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郭淮引兵赶来;见维手无寸铁,乃骤马挺枪追之。”
15、体贴入微 [ tǐ tiē rù wēi ]
释义: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16、土穰细流 [ tǔ rǎng xì liú ]
释义: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穰,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7、蜗角虚名 [ wō jiǎo xū míng ]
释义: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出处:宋·苏轼《满庭芳》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18、细微末节 [ xì wēi mò jié ]
释义: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出处: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19、小廉曲谨 [ xiǎo lián qǔ jǐn ]
释义:细微的廉洁谨慎。指注意小节而不识大体。
出处:宋·朱熹《答或人》:“乡原是一种小廉曲谨、阿世徇俗之人。”
20、小小不言 [ xiǎo xiǎo bù yán ]
释义:指细微的,不值得一提的。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彼此顾交情,留个脸,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21、叶落知秋 [ yè luò zhī qiū ]
释义: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叶落知秋,举一明三。”《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22、一叶知秋 [ yī yè zhī qiū ]
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23、针头线脑 [ zhēn tóu xiàn nǎo ]
释义:缝纫用的针线等物。比喻细微的事物。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二回:“只有晁夫人是个不肯忘旧、念人好处的人,凡是便人回家,不是二两,就是一两,再少也是五钱,分外还有布匹鞋面、针头线脑之类。”
24、不识大体 [ bù shí dà tǐ ]
释义: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出处:《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晋·袁宏《后汉记》卷一○:“臣愚浅,不识大体。”
25、秋毫无犯 [ qiū háo wú fàn ]
释义: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26、秋毫之末 [ qiū háo zhī mò ]
释义: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27、积微成著 [ jī wēi chéng zhù ]
释义: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出处:《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28、谨毛失貌 [ jǐn máo shī mào ]
释义: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画者谨毛而失貌。”
29、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释义: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出处: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30、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释义: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形容细微之处的成语(35个)
••阅读 1447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两种事情毫无共同之处的成语是什么
黯然失色,大同小异,大是大非,大有径庭,大有迳庭,大相径庭,等量齐观,方枘圆凿,工力悉敌,毫厘不爽,毫发不爽,虎头蛇尾,将遇良才,截然不同,泾渭分明,迥乎不同,迥然不同,两厢情愿,两相情愿,谬以千里,判若云泥,判然不同,判若天渊,判若鸿沟,…
形容声音细微急促的成语有哪些
不堪入耳,不明事理,风风韵韵,怪声怪气,鬼哭狼嚎,绘声绘色,铿锵有力,绵言细语,袅袅余音,气喘吁吁,气喘如牛,气急败坏,绕梁三日,如雷灌耳,如雷贯耳,声振屋瓦,天震地骇,响彻云霄,心平气和,洋洋盈耳,莺声燕语,悠然自得,余音袅袅,振聋发聩,…
形容从细微处见真章的成语
睹始知终,见微知著,未卜先知,因小见大,原始见终
形容两件事五毫无共同之处成语是什么
黯然失色,大同小异,大是大非,大有径庭,大有迳庭,大相径庭,等量齐观,方枘圆凿,毫发不爽,将遇良才,截然不同,泾渭分明,迥乎不同,迥然不同,两厢情愿,两相情愿,判若鸿沟,平分秋色,恰到好处,如出一辙,天壤之别,天差地远,天渊之别,天高地远,…
形容声音细微急促的是哪个成语
不堪入耳,不明事理,风风韵韵,怪声怪气,鬼哭狼嚎,绘声绘色,铿锵有力,绵言细语,袅袅余音,气喘吁吁,气喘如牛,气急败坏,绕梁三日,如雷灌耳,如雷贯耳,声振屋瓦,天震地骇,响彻云霄,心平气和,洋洋盈耳,莺声燕语,悠然自得,余音袅袅,振聋发聩,…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相同之处成语
百无一用,并无二致,伯仲之间,大同小异,大有径庭,大有迳庭,大相径庭,方枘圆凿,工力悉敌,毫厘不爽,毫无二致,胡编乱造,将遇良才,截然不同,迥乎不同,迥然不同,两相情愿,判然不同,平分秋色,千差万别,势钧力敌,天冠地屦,天壤之觉,天壤之别,…
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什么成语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天壤之别,一模一样,半斤八两
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是什么成语
黯然失色,百无一用,并无二致,伯仲之间,大同小异,大是大非,大有径庭,大有迳庭,大相径庭,等量齐观,方枘圆凿,工力悉敌,毫厘不爽,毫发不爽,毫无二致,胡编乱造,将遇良才,截然不同,泾渭分明,迥乎不同,迥然不同,两厢情愿,两相情愿,判若云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