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跌脚捶胸 [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
释义: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二折:“我这里牵肠割肚把你个孩儿舍,跌脚捶胸,自叹嗟。”
2、跌脚槌胸 [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
释义: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出处:《水浒传》第一○四回:“众人跌脚槌胸,好似掀翻了鸡窠,弄出许多慌来。”
3、顿足搓手 [ dùn zú cuō shǒu ]
释义:顿:以脚扣地;搓:手相摩。形容着急惋惜的样子。
出处: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4、故弄玄虚 [ gù nòng xuán xū ]
释义: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5、火烧火燎 [ huǒ shāo huǒ liǎo ]
释义: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
出处: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钻出磨房来。”
6、急于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释义: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7、急不可待 [ jí bù kě dài ]
释义: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8、急赤白脸 [ jí chì bái liǎn ]
释义: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0章:“韩小乐见焦淑红急赤白脸,好像要吵架的样子。”
9、急不可耐 [ jí bù kě nài ]
释义: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10、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释义: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
11、六神不安 [ liù shén bǔ ān ]
释义: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十二:“凡人卧,头边勿安放火炉,令人六神不安。”
12、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释义: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文献通考·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13、杀鸡抹脖 [ shā jī mǒ bó ]
释义: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一席话说的贾琏脸都黄了,在凤姐身背后,只望着平儿‘杀鸡儿抹脖子’的使眼色,求他遮盖。”
14、剔抽秃揣 [ tī chōu tū chuǎi ]
释义:形容着急时眼睛迅速转动,或仔细打量别人的样子。同“剔抽禿刷”。
出处: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为什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张拒遂的褪,眼脑又剔抽秃揣的慌?”
15、心急火燎 [ xīn jí huǒ liǎo ]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16、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17、心急如火 [ xīn jí rú huǒ ]
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18、庸人自扰 [ yōng rén zì rǎo ]
释义: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19、六神无主 [ liù shén wú zhǔ ]
释义: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不有甚心肠去吃酒。”
20、焦思苦虑 [ jiāo sī kǔ lǜ ]
释义: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出处: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21、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释义: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急待。”
22、十万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释义: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23、无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24、如饥似渴 [ rú jī sì kě ]
释义: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三国魏·曹植《责躬》计:“迟奉圣颜,如渴如饥。”
25、紧要关头 [ jǐn yào guān tóu ]
释义: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龙媒、张金凤,并张老夫妻,柳林话别——是这书的开场紧要关头。”
26、自找麻烦 [ zì zhǎo má fán ]
释义: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出处: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27、船到桥门自然直 [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 ]
释义: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黄二官,不要这样想,‘船到桥门自然直’,我们慢慢的总会有法子好想。”
28、船到桥头自会直 [ 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huì zhí ]
释义: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出处:程树榛《钢铁巨人》:“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
29、兴丞相叹 [ xīng chéng xiàng tàn ]
释义:兴:兴起。两处老鼠的不同境遇使李斯兴起感叹,感叹人的贤与不肖,着急在于自处。
出处:观仓中鼠,拿积粟,居大庑,不见人犬之居。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与不肖,譬如鼠也,在所自处耳。’ 《史记·李斯列传》
30、杀鸡扯脖 [ shā jī chě bó ]
释义: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
形容已经等不及的成语(40个)
••阅读 2788
形容已经等不及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已经得到手的成语
不徐不疾,重归于好,唾手可得,垂手可得,垂手而得,慌手忙脚,酒醉饭饱,举手之劳,妙手回春,情同手足,轻而易举,十指纤纤,手不释卷,手到擒来,手忙脚乱,手到病除,手到拿来,手如柔荑,手舞足蹈,束手就擒,束手无策,遂心应手,瓮中捉鳖,信手拈来,…
形容准备工作已经做好的成语
备而不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常备不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膏车秣马,弓调马服,觥饭不及壶飧,坚甲厉兵,狡兔三窟,鸠工庀材,居安思危,居安虑危,卷席而居,渴而掘井,窥间伺隙,励兵秣马,历兵秣马,历兵粟马,厉兵粟马,醴酒…
形容已经做了再来请假的成语
重振旗鼓,重归于好,重新做人,幡然悔悟,改过自新,改邪归正,灰心丧气,卷土重来,枯木逢春,浪子回头,难能可贵,破镜重圆,弃旧迎新,痛改前非,万象更新,洗心革面,一元复始,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形容迫不及待的样子的成语
八荒之外,不觉技痒,蠢蠢欲动,夺门而出,火急火燎,急不可待,急不可耐,急于星火,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见猎心喜,焦头烂额,近在眉睫,刻不容缓,眉睫之间,眉睫之内,摩拳擦掌,破门而出,迫不及待,迫不可待,齐东野语,十万火急,朝思暮想,急如星火,…
形容已经没有一点东西的成语
干干净净,囊中羞涩,身无分文,身无长物,一无所有,一穷二白
形容员工已经准备好的成语大全
备而不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常备不懈,得意洋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膏车秣马,弓调马服,觥饭不及壶飧,坚甲厉兵,狡兔三窟,鸠工庀材,居安思危,居安虑危,卷席而居,渴而掘井,窥间伺隙,励兵秣马,历兵秣马,历兵粟马,厉兵…
形容事情发生突然来不及防备的成语大全
出其不意,猝不及防,措手不及,姑妄听之,手足无措,未雨绸缪,惊惶失措
形容已经绝望的四字成语大全
黯然神伤,怅然若失,大失所望,废然思返,废然而返,废然而反,灰心丧气,汲汲顾影,气断声吞,万念俱灰,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无精打采,心如刀割,心如死灰,心灰意冷,心灰意败,眼穿心死,洋洋得意,意懒心灰,愚眉肉眼,垂头丧气,心灰意懒,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