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2、不知薡蕫 [ bù zhī dīng dǒng ]
释义: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出处:《尔雅·释草》:“莢,薡蕫。”郭璞注:“似蒲而细。不知薡蕫者,岂不辨菽麦意乎?”
3、尝鼎一脔 [ cháng dǐng yī luán ]
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4、大放厥词 [ dà fàng jué cí ]
释义: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出处: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5、呆头呆脑 [ dāi tóu dāi nǎo ]
释义:呆:呆板,不灵活。形容思想、行动迟钝笨拙。
出处: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呸!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
6、对牛弹琴 [ duì niú tán qín ]
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7、焚林而猎 [ fén lín ér liè ]
释义:焚烧树木林,猎取禽兽。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久打算。
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淮南子·主术训》:“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8、管中窥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9、竭泽而渔 [ jié zé ér yú ]
释义: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10、井中视星 [ jǐng zhōng shì xīng ]
释义: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出处:《尸子·广释》:“因井中视星,所见不过数星。”
11、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释义: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2、井蛙之见 [ jǐng wā zhī jiàn ]
释义: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3、井蛙醯鸡 [ jǐng wā xī jī ]
释义: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出处: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泄哉!余闻乎蛙醯鸡哉之不若也。”
14、坎井之蛙 [ kǎn jǐng zhī wā ]
释义: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出处:《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15、口尚乳臭 [ kǒu shàng rǔ xiù ]
释义: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出处:《汉书·高帝纪》:“是口尚乳臭,安能当吾韩信?”
16、窥豹一斑 [ kuī bào yī bān ]
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7、黎丘丈人 [ lí qiū zhàng rén ]
释义: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
出处:《吕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18、毛羽未丰 [ máo yǔ wèi fēng ]
释义: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19、懵懵懂懂 [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
释义:糊里糊涂,什么也不知道。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20、弄巧成拙 [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
释义: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21、千虑一得 [ qiān lǜ yī dé ]
释义:即使愚笨的人,在很多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些可取的地方。多用来表示自谦。
出处:《晏子春秋·杂下十八》:“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22、人云亦云 [ rén yún yì yún ]
释义: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23、少不更事 [ shào bù gēng shì ]
释义: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出处:《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24、枉己正人 [ wǎng jǐ zhèng rén ]
释义: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出处:《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
25、忘其所以 [ wàng qí suǒ yǐ ]
释义: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26、瓮天之见 [ wèng tiān zhī jiàn ]
释义: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
出处: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诗:“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27、无的放矢 [ wú dì fàng shǐ ]
释义: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出处:清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28、为蛇画足 [ wéi shé huà zú ]
释义: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29、学海无涯 [ xué hǎi wú yá ]
释义:学海:知识。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出处:明·张岱《小序》:“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
30、羊狠狼贪 [ yáng hěn láng tān ]
释义:狠:凶狠。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后比喻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形容什么不懂无知成语(75个)
••阅读 2837
形容什么不懂无知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有什么套路女生的成语
才子佳人,才貌双全,插圈弄套,郎才女貌,檀郎谢女,天造地设
描写惊讶的成语有什么
被宠若惊,匕鬯不惊,匕鬯无惊,边尘不惊,瞠目结舌,吃惊受怕,宠辱无惊,宠辱不惊,宠辱若惊,怵目惊心,触目惊心,大吃一惊,大惊失色,打草惊蛇,打草蛇惊,打鸭惊鸳鸯,打鸭惊鸳,担惊受怕,担惊受恐,担惊忍怕,耽惊受怕,胆丧魂惊,躭惊受怕,吊胆惊心…
什么样的孔雀的成语
锦屏射雀,雀屏中选
形容跑得快的成语是什么
暴风骤雨,奔轶绝尘,奔逸绝尘,大步流星,风驰电赴,风驰电掣,健步如飞,快步流星,快犊破车,快马加鞭,快马一鞭,狼狈为奸,老牛破车,雷厉风行,流星赶月,溜须拍马,灭景追风,年轻气盛,踢断门槛,蹄间三寻,蜗行牛步,旋乾转坤,逐日追风,追云逐电,…
文什么武什么的成语
安闲自得,吃喝玩乐,孔武有力,贪图安逸,天下太平,威武不屈,文修武备,文修武偃,文恬武嬉,文才武略,文武两全,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我武惟扬,武偃文修,偃武櫜兵,演武修文,耀武扬威,用武之地
什么软件有好的成语
洛阳纸贵,盲人摸象,退避三舍,亡羊补牢,望梅止渴,闻鸡起舞
形容耳朵像什么的成语
蔽明塞聪,蔽聪塞明,闭目塞听,闭目塞聪,闭明塞聪,不知不觉,不绝于耳,不闻不问,充耳不闻,盗钟掩耳,颠倒错乱,鼎铛有耳,杜耳恶闻,耳濡目击,耳染目濡,耳听心受,耳提面命,耳后生风,耳习目染,耳濡目染,耳满鼻满,耳濡目及,耳听八方,耳热眼花,…
说一个人无知的成语
笨头笨脑,蠢如鹿豕,豆渣脑筋,井底之蛙,目无余子,目空一切,傻头傻脑,妄自尊大,夜郎自大,愚昧无知,坐井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