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2、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释义: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单枪匹马 [ dān qiāng pí mǎ ]
释义: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5、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释义: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出处:唐·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6、睹物思人 [ dǔ wù sī rén ]
释义: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唐·裴铏《传奇·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7、风马牛不相及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
释义: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出处:《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8、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释义:敷衍:做事不认真;了:完。指办事马马虎虎,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也有先作揖,后磕头的,也有磕起头来,再作一个揖的。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
9、敷衍塞责 [ fū yǎn sè zé ]
释义: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10、害群之马 [ hài qún zhī mǎ ]
释义: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出处:《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11、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释义: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12、浑水摸鱼 [ hún shuǐ mō yú ]
释义: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13、见鞍思马 [ jiàn ān sī mǎ ]
释义: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三·感兴》:“倚鞍思骏骨,抚辔念绿駬。”
14、见异思迁 [ jiàn yì sī qiān ]
释义: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15、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释义: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16、驴唇不对马嘴 [ 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
释义: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
17、马齿徒长 [ mǎ chǐ tú zhǎng ]
释义: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出处:《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18、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释义: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9、牛头不对马嘴 [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
释义: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20、千军万马 [ qiān jūn wàn mǎ ]
释义: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21、青梅竹马 [ qīng méi zhú mǎ ]
释义: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22、塞翁失马 [ sài wēng shī mǎ ]
释义: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23、声色犬马 [ shēng sè quǎn mǎ ]
释义: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24、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25、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释义: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出处: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26、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释义: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27、悬崖勒马 [ xuán yá lè mǎ ]
释义: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29、有始无终 [ yǒu shǐ wú zhōng ]
释义: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出处:《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
30、一暴十寒 [ yī pù shí hán ]
释义: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形容工作落实不好的词语(1个)
- 一马不跨双鞍1.同"一马不被两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