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释义: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2、不得已而为之 [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
释义: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出处: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3、不能自已 [ bù néng zì yǐ ]
释义: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4、大势已去 [ dà shì yǐ qù ]
释义: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纣王看见,不觉大惊,知大势已去,非人力可挽。”
5、低回不已 [ dī huí bù yǐ ]
释义: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
6、尔虞我诈 [ ěr yú wǒ zhà ]
释义: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7、各抒己见 [ gè shū jǐ jiàn ]
释义: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8、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9、瘠人肥己 [ jí rén féi jǐ ]
释义: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10、己饥己溺 [ jǐ jī jǐ nì ]
释义: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辫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11、据为己有 [ jù wéi jǐ yǒu ]
释义: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
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四出:“先从片进,累建大功,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
12、酒逢知己千杯少 [ jiǔ féng zhī jǐ qiān bēi shǎo ]
释义: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三回:“二人也把别后之事,谈了一番。三人俱备大悦。正是: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13、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释义: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14、克己复礼 [ kè jǐ fù lǐ ]
释义: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5、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16、宽以待人 [ kuān yǐ dài rén ]
释义: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17、揽辔澄清 [ lǎn pèi chéng qīng ]
释义: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出处:《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18、谬托知己 [ miù tuō zhī jǐ ]
释义: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有班谬托知己的朋友,天天在一块打牌吃酒。”
19、年事已高 [ nián shì yǐ gāo ]
释义: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出处:《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
20、迫不得已 [ pò bù dé yǐ ]
释义: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21、清身洁己 [ qīng shēn jié jǐ ]
释义:指保持自身节操,身体力行。
出处:《南史·可尚之传》:“太保王弘每称其清身洁己。”
22、情非得已 [ qíng fēi dé yǐ ]
释义:指情况出于不得已。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23、忍辱含垢 [ rěn rǔ hán gòu ]
释义: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24、舍己为公 [ shě jǐ wèi gōng ]
释义: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25、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释义: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26、设身处地 [ shè shēn chǔ dì ]
释义:设:设想。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出处:《礼记·中庸》:“体群臣也。”朱熹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27、身不由己 [ shēn bù yóu jǐ ]
释义:由:听从。身体不由自己作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君侯怜悯,誓以死报。”
28、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释义: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9、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30、损人利己 [ sǔn rén lì jǐ ]
释义: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己开头的成语有哪些(80个)
••阅读 4679
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怀念母亲的成语有哪些
白云孤飞,春树暮云,睹物思人,甘心首疾,归正守丘,望眼欲穿,白云亲舍
有比喻句的成语有哪些
爱财如命,伯仲之间,不差上下,不绝如缕,称心如意,臣门如市,春深似海,从善如流,大同小异,大智若愚,呆若木鸡,呆似木鸡,胆小如鼠,度日如年,对答如流,恩重如山,繁花似锦,骨瘦如柴,光阴似箭,归心似箭,好语似珠,侯门似海,画龙点睛,黄雀在后,…
表示引用的成语有哪些
独辟蹊径,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拾人涕唾,一言半语,标新立异
赞美小雨的成语有哪些
国泰民安,和风细雨,毛毛细雨,五谷丰登,细雨斜风,斜风细雨,雨过天青,雨过天晴,风调雨顺
发现开头或结尾的成语
畅所欲为,何乐不为,见义勇为,清净无为,事在人为,为德不卒,为所欲为
关于描写露珠的成语有哪些
餐葩饮露,超凡脱俗,春露秋霜,春风雨露,电光朝露,浮云朝露,浑然一体,人生如朝露,身先朝露,危如朝露,危若朝露,饮露餐风,饮风餐露,玉楼金阙
带有反复的成语有哪些
变化无常,苍黄翻复,苍黄反复,晨秦暮楚,反复推敲,反复无常,暮四朝三,拈断髭须,庖丁解牛,三番四复,虽覆能复,运用自如,朝秦暮楚,得心应手
关于爱情幸福的成语有哪些
比翼双飞,儿女情长,海枯石烂,海誓山盟,花好月圆,举案齐眉,君子好逑,暮翠朝红,情投意合,情有独钟,情窦初开,青梅竹马,如胶似漆,若即若离,天作之合,天长地久,相亲相爱,心有灵犀,窈窕淑女,至死不渝,珠联璧合,心心相印,相敬如宾,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