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爱憎分明 [ ài zēng fēn míng ]- 释义: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 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 2、鞍马劳倦 [ ān mǎ láo juàn ]- 释义: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 3、逼上梁山 [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 释义: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 4、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 5、巴山度岭 [ bā shān dù lǐng ]- 释义:指爬山越岭。 -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 
- 6、百依百随 [ bǎi yī bǎi suí ]- 释义:形容什么都顺从。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 
- 7、报仇雪耻 [ bào chóu xuě chǐ ]- 释义: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 出处:《水浒传》第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 
- 8、宾饯日月 [ bīn jiàn rì yuè ]- 释义: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 出处:语出《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 9、不按君臣 [ bù àn jūn chén ]- 释义: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 
- 10、不避水火 [ bù bì shuǐ huǒ ]- 释义:指不畏凶险。 - 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 11、不怀好意 [ bù huái hào yì ]- 释义:怀:包藏。没安好心。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 12、不识局面 [ bù shí jú miàn ]- 释义:犹不识时务。 - 出处:《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说不得。” 
- 13、不知颠倒 [ bù zhī diān dǎo ]- 释义:犹言不明事理。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不想这些带来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顛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 14、以礼相待 [ yǐ lǐ xiāng dài ]- 释义: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 15、彻里至外 [ chè lǐ zhì wài ]- 释义:指从里到外。 - 出处:《水浒传》第十一回:“[柴进]叫庄客取一笼衣裳出来,叫林冲彻里至外都换了。” 
- 16、撑岸就船 [ chēng àn jiù chuán ]- 释义:比喻颠倒主从,不合情理。 - 出处:《水浒传》第二一回:“只见说撑船就岸,几曾有撑岸就船。你不来睬我,老娘倒落得。” 
- 17、从长商议 [ cóng cháng shāng yì ]- 释义:犹言从长计议。 - 出处:《水浒传》第六八回:“[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 
- 18、从长计较 [ cóng cháng jì jiào ]- 释义:犹言从长计议。 - 出处:《水浒传》第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 
- 19、打抱不平 [ dǎ bào bù píng ]- 释义: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不瞒两位说,老汉平生,最喜欢劫副教授济贫抑强扶弱抱打不平。” 
- 20、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释义: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 出处:《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 21、灯蛾扑火 [ dé é pū huǒ ]- 释义:比喻自己找死。 - 出处:《梁书·倒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22、调兵遣将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释义: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23、道头知尾 [ dào tóu zhī wěi ]- 释义: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 24、鹅行鸭步 [ é xíng yā bù ]- 释义: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 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 25、飞檐走壁 [ fēi yán zǒu bì ]- 释义: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 26、负驽前驱 [ fù nǔ qián qū ]- 释义: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驽矢先驱。” 
- 27、改邪归正 [ gǎi xié guī zhèng ]- 释义: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 28、官逼民反 [ guān bī mín fǎn ]- 释义: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 
- 29、高山峻岭 [ gāo shān jùn lǐng ]- 释义: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 30、功盖天下 [ gōng gài tiān xià ]- 释义:功劳天下第一。 - 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形容水浒传的成语(153个)
••阅读 3692
形容水浒传的词语(10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用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的宋江
迫不得已,铤而走险,自告奋勇,自觉自愿,逼上梁山
形容水浒传这本书的成语
功盖天下,英雄豪杰,逼上梁山
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
别具一格,独具一格,盖地而来,高官厚禄,功盖天下,横七竖八,画蛇添足,吉星高照,快马加鞭,踉踉跄跄,马不停蹄,马到功成,千军万马,千恩万谢,峭壁悬崖,日新月异,歪歪斜斜,万事如意,香车宝马,悬崖峭壁,悬崖绝壁,一马当先,英雄豪杰,与众不同,…
形容水浒传成语和成语
功盖天下,英雄豪杰,逼上梁山
用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
别具一格,不知疼痒,不知颠倒,不识泰山,得意忘形,独具一格,飞檐走壁,飞针走线,改邪归正,盖地而来,高官厚禄,高姓大名,高山峻岭,哽哽咽咽,狗血淋头,骨肉未寒,寡情薄意,冠屦倒施,观形察色,观者如垛,归心似箭,归心如箭,鬼哭神惊,鬼鬼祟祟,…
四字成语形容水浒传
不知疼痒,不知颠倒,不识泰山,得意忘形,飞檐走壁,飞针走线,改邪归正,高姓大名,高山峻岭,哽哽咽咽,狗血淋头,骨肉未寒,寡情薄意,冠屦倒施,观形察色,观者如垛,归心似箭,归心如箭,鬼哭神惊,鬼鬼祟祟,过府冲州,横七竖八,花枝招颤,花街柳巷,…
用什么成语来形容水浒传
功盖天下,英雄豪杰,逼上梁山
用成语形容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
大公无私,嫉恶如仇,忍辱负重,心细如发,义薄云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