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
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2、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3、博闻强记 [ bó wén qiáng jì ]
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5、不着边际 [ bù zhuó biān jì ]
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出处: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一遭。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九回
6、才华超众 [ cái huá chāo zhòng ]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7、才兼文武 [ cái jiān wén wǔ ]
释义: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出处:《后汉书·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
8、才貌双全 [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
释义:才学相貌都好。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9、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10、才气过人 [ cái qì guò rén ]
释义: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
11、才高识远 [ cái gāo shí yuǎn ]
释义: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出处:宋·强至《祠部集·送王宾玉》:“志节慷慨忠义俱,才高识远器有余。”
12、才气无双 [ cái qì wú shuāng ]
释义:英勇的气慨,天下没有第二个人。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13、才识过人 [ cái shí guò rén ]
释义: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14、才华盖世 [ cái huá gài shì ]
释义:盖:覆盖,超过。才能很高,远远超过当代的人。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15、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6、才大如海 [ cái dà rú hǎi ]
释义: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17、才夸八斗 [ cái kuā bā dǒu ]
释义:夸耀才华出众。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18、才貌兼全 [ cái mào jiān quán ]
释义:既有才学,容貌又美。同“才貌双全”。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高赞见女儿人物整齐,且又聪明,不肯将他配个平等之,定要拣个读书君子、才貌兼全的配他,聘礼厚薄到也不论。”
19、才貌俱全 [ cái mào jù quán ]
释义:俱:全,都。既有才学,容貌又美。亦作“才貌兼全”、“才貌双绝”、“才貌双全”、“才貌两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20、才高七步 [ cái gāo qī bù ]
释义: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1、才貌两全 [ cái mào liǎng quán ]
释义: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七岁草字如云,十岁吟诗应口,才貌两全,京师人每呼少俊。”
22、才貌双绝 [ cái mào shuāng jué ]
释义: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闻足下大名,果然才貌双绝。”
23、大风大浪 [ dà fēng dà làng ]
释义: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24、大难不死 [ dà nàn bù sǐ ]
释义: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难而没有死掉。形容幸运地脱险。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25、大有作为 [ dà yǒu zuò wéi ]
释义: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出处: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理宗景定四年》:“仁宗治效浃洽,神宗大有作为。”
26、大有可观 [ dà yǒu kě guān ]
释义:指很值得看,很值得重视。
出处:元 无名氏《李师师传》:“殊不知美成文笔,大有可观,作《汴都赋》,如笺奏杂著,皆是杰作。”
27、德才兼备 [ dé cái jiān bèi ]
释义: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28、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释义: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出处:《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29、地崩山摧 [ dì bēng shān cuī ]
释义: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0、地大物博 [ dì dà wù bó ]
释义: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形容有大的词语有哪些词语(1个)
- 漫天风雪漫天:满天。满天的风雪。形容风雪很大,弥漫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