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偏救弊 [ bǔ piān jiù bì ]
释义: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
2、端本正源 [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
释义: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3、清源正本 [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
释义: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文史知识》:“对每一种文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需要客观地分析,清源正本,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
4、正本清源 [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
释义: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出处:《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
5、知过能改 [ zhī guò néng gǎi ]
释义: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6、补阙挂漏 [ bǔ quē guà lòu ]
释义:阙:缺;漏:遗漏。指弥补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出处:清·赵曦明《跋》:“至于补阙挂漏,俾臻完善,不能无望于将伯之助云。”
7、矫世变俗 [ jiǎo shì biàn sú ]
释义: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
出处:《宋史·王安石传》:“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8、迁善改过 [ qiān shàn gǎi guò ]
释义:指改正过失而向善。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迁善改过,是修德中紧要事。”
9、知过必改 [ zhī guò bì gǎi ]
释义: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
出处:《论语·子罕》:“过则勿惮改。”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10、知错就改 [ zhī cuò jiù gǎi ]
释义: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
出处:我这人缺点很多,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 王朔《刘慧芳》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