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闭目塞听 [ bì mù sè tīng ]- 释义: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 2、不近人情 [ bù jìn rén qíng ]- 释义: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 出处:《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 3、蔽明塞聪 [ bì míng sè cōng ]- 释义: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 出处:宋·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 4、不问不闻 [ bù wèn bù wén ]- 释义: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恃亲养子。” 
- 5、待人接物 [ dài rén jiē wù ]- 释义: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士为务。”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汲引后进,待人接物者如此。” 
- 6、当耳边风 [ dāng ěr biān fēng ]- 释义:比喻对听到的话毫不在意。 - 出处:《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7、等闲视之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释义: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 8、掉臂不顾 [ diào bì bù gù ]- 释义: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 9、东风吹马耳 [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 释义: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10、当耳旁风 [ dāng ěr páng fēng ]- 释义: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 出处:语出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於我,如秋风之过耳。” 
- 11、放任自流 [ fàng rèn zì liú ]- 释义: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领导或过问。 -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 12、风吹马耳 [ fēng chuī mǎ ěr ]- 释义: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 出处: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 13、甘之若素 [ gān zhī ruò sù ]- 释义:若素:就像往常一样。虽然遭受不平,但甘愿承受,就像平素一样。 -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少奶奶却从来没过半句怨言,甘之若素。” 
- 14、尖酸刻薄 [ jiān suān kè bó ]- 释义: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 出处:宋·陈抟《心相编》:“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 
- 15、见死不救 [ jiàn sǐ bù jiù ]- 释义: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 出处:你做的今见死不救,羞见这桃园中杀马宰乌牛。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 16、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释义: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17、刻薄寡思 [ kè bó guǎ sī ]- 释义:寡:少。待人说话冷酷无情,不厚道。 - 出处:冯至《朱自清先生》:“党同伐异,刻薄寡思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 18、老死不相往来 [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 释义: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 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19、冷语冰人 [ lěng yǔ bīng rén ]- 释义:用冷酷的话伤人。 - 出处:宋·曾造《类说·〈外史梼杌〉》:“潘柱迎,孟蜀时,以财结权要,或戒之,乃日:‘非是求愿,不欲以冷语冰人耳。’” 
- 20、冷面寒铁 [ lěng miàn hán tiě ]- 释义: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 - 出处:《明史·周新传》:“敢言词多所弹颏,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 21、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 22、冷眼旁观 [ lěng yǎn páng guān ]- 释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 出处:宋·朱嘉《朱文公文集续集·一·答黄直卿》:“故其后复申炎所陈,荐举之说,乃是首尾专为王地,冷眼旁观,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 23、凛若冰霜 [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 释义: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 24、冷酷无情 [ lěng kù wú qíng ]- 释义: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 出处: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 25、冷心冷面 [ lěng xīn lěng miàn ]- 释义: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妾痴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 
- 26、冷血动物 [ lěng xuè dòng wù ]- 释义: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 出处:钱钟书《围城》:“李先生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得春气入身,蠕蠕欲活。” 
- 27、千刀万剐 [ qiān dāo wàn guǎ ]- 释义:剐:割肉离骨。一刀一刀将罪犯身上的肉割下处死。形容罪恶重大,死也不能抵罪。 -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即日押赴市曹,将他万剐千刀,凌迟处死。” 
- 28、任其自流 [ rèn qí zì liú ]- 释义: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 29、视而不见 [ shì ér bù jiàn ]- 释义: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30、世态炎凉 [ shì tài yán liáng ]- 释义:世态:人情世故;炎:热,亲热;凉:冷淡。指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也索把世态炎凉,心中暗忖。” 
形容说话冷血的成语(75个)
••阅读 1176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说话算数讲信用的成语
九鼎一言,千金一诺,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形容替别人说话的成语
拔刀相助,路见不平,抛砖引玉,越俎代庖
形容人说话好假的成语
泛泛而谈,口如悬河,口若悬河,能说会道,巧舌如簧,滔滔不绝,天花乱坠,甜言蜜语,心口不一,悬河泻水,有声有色,花言巧语
描写说话声音好听的成语
哀声叹气,唉声叹气,嗳声叹气,鼻息如雷,屏声息气,不断如带,不绝如缕,大音希声,咄嗟叱咤,扼腕叹息,二童一马,耳听八方,耳食之言,发聋振聩,沸反盈天,沸天震地,凤鸣鹤唳,蜂目豺声,风风韵韵,俯仰唯唯,歌声绕梁,鼓乐喧天,鼓吹喧阗,鼓衰力尽,…
形容人说话到位的成语
盛水不漏,持之有故,痴人说梦,打开天窗说亮话,滴水不漏,诡言浮说,海说神聊,好说歹说,和颜悦色,和颜说色,横说竖说,胡言乱语,胡诌乱说,胡说八道,胡说白道,胡说乱道,花说柳说,话长说短,会道能说,混说白道,讲经说法,漫无边际,茅塞顿开,能说…
形容他人说话算数的成语
低声细语,敢做敢当,绘声绘色,娇声娇气,开口见心,侃侃而谈,快马一鞭,灵牙利齿,说一不二,驷马难追,谈笑自若,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喋喋不休,运筹帷幄
描述人说话很厉害的成语
出口成章,出言无忌,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浮文巧语,津津乐道,侃侃而谈,口如悬河,口若悬河,口齿伶俐,唠唠叨叨,理直气壮,伶牙俐齿,没完没了,妙语连珠,能言善辩,能说会道,巧舌如簧,随时随地,滔滔不绝,娓娓动听,娓娓而谈,文思敏捷,一语双关,…
描写人说话时的成语
百感交集,悲不自胜,悲愤填膺,悲痛欲绝,不卑不亢,不厌其烦,不知轻重,不露声色,长吁短叹,沉厚寡言,沉吟不语,沉默寡言,沉重寡言,沉重少言,迟疑不决,出口成章,出言不逊,促膝谈心,大发雷霆,大放厥词,谠言嘉论,低声细语,低声哑气,抵掌而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