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释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2、背义负信 [ bèi yù fù xìn ]
释义: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出处:见“背信弃义”。
3、轻诺寡信 [ qīng nuò guǎ xìn ]
释义: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4、食言而肥 [ shí yán ér féi ]
释义: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5、斯文扫地 [ sī wén sǎo dì ]
释义: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处:《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6、言而无信 [ yán ér wú xìn ]
释义: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7、言而不信 [ yán ér bù xìn ]
释义:说话不讲信用。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8、自食其言 [ zì shí qí yán ]
释义:指说了话不算数。
出处:《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9、自甘堕落 [ zì gān duò luò ]
释义: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10、弃义倍信 [ qì yì bèi xìn ]
释义: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11、贪而无信 [ tān ér wú xìn ]
释义: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出处:汉·应劭《鲜卑胡市议》:“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帅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
12、寡信轻诺 [ guǎ xìn qīng nuò ]
释义: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3、轻言寡信 [ qīng yán guǎ xìn ]
释义:指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出处: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表达言而无信的成语智能推荐
- 不言而谕 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 洪乔捎书 指言而无信的人。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 贪而无信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 有口无行 有虚言而无德行。
- 大车无輗 輗: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大车没有輗难以前进。比喻人不守诚信难以立足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