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释义: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2、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3、蹈矩践墨 [ dǎo jǔ jiàn mò ]
释义: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出处:明·唐顺之《与严介溪相公书》:“其如某最迂阔樗散,徒有蹈矩践墨之小节,本无经时理物之长才。”
4、蹈规循矩 [ dǎo guī xún jǔ ]
释义: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出处:明·徐霖《绣襦记·伪儒乐聘》:“空穷读数行书,蹈规循矩没是非。”
5、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释义: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6、奉公克己 [ fèng gōng kè jǐ ]
释义: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7、规矩准绳 [ guī jǔ zhǔn shéng ]
释义:规矩:画圆、方的工具;准绳:水准和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
8、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释义: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9、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释义: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10、洁身自好 [ jié shēn zì hào ]
释义: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11、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12、廉洁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释义:廉直不贪,忠诚履行公职。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13、旗帜鲜明 [ qí zhì xiān míng ]
释义:比喻立场、观点、态度等十分明确。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兀术好生疑惑,忙出营前观看,果然依旧旗帜鲜明,刀枪密布,不知何故。”
14、惹是生非 [ rě shì shēng fēi ]
释义: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15、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释义: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16、循涂守辙 [ xún tú shǒu zhé ]
释义:遵守规矩。亦作“循途守辙”。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耳。”
17、循途守辙 [ xún tú shǒu zhé ]
释义:遵守规矩。同“循涂守辙”。
出处:明·归有光《与周子和大参》:“今当路一似循途守辙,殊不可解。”
18、执法如山 [ zhí fǎ rú shān ]
释义: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本道言出如箭,执法如山,三尺法不能为不肖者宥也。”
19、不徇私情 [ bù xún sī qíng ]
释义: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出处: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们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
20、墨守成规 [ mò shǒu chéng guī ]
释义: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出处: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21、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释义: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22、铁面无私 [ tiě miàn wú sī ]
释义: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23、不可动摇 [ bù kě dòng yáo ]
释义: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24、蹈矩循规 [ dǎo jǔ xún guī ]
释义:指遵守规矩。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25、蹈矩循彟 [ dǎo jǔ xún yuē ]
释义:指遵守规矩。同“蹈矩循规”。
出处:明·宋濂《佛慧圆明无边广照普利大禅师塔铭》:“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辄成诵,出入蹈矩循彟,有若成人。”
26、襟怀坦白 [ jīn huái tǎn bái ]
释义: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27、一尘不染 [ yī chén bù rǎn ]
释义: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28、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释义: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29、规绳矩墨 [ guī shéng jǔ mò ]
释义: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同“规矩绳墨”。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昔倕之巧,目茂圆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规绳矩墨以诲后人。”
30、规矩绳墨 [ guī jǔ shéng mò ]
释义: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出处:《管子·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
形容一个人很守规矩的成语(38个)
••阅读 3183
形容一个人很守规矩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一个人由内而外的改变的成语大全
换骨夺胎,换骨脱胎,旧瓶新酒,死不改悔,脱胎换骨,顽固不化,洗心革面,洗手不干,执迷不悟
形容一个人独大的成语大全
傲睨万物,霸道横行,白虹贯日,包羞忍耻,暴厉恣睢,壁立千仞,笔下超生,并容徧覆,不存芥蒂,财大气粗,藏污纳垢,出类拔萃,川泽纳污,摧枯拉朽,大刀阔斧,大展宏图,大度包容,大气磅礴,达人知命,达士通人,胆大包天,顶天立地,东床快婿,独一无二,…
形容一个人又像又不像的成语大全
不刊之论,积非成是,拾人牙慧,似是而非,以假乱真,曾参杀人,张冠李戴
形容一个人夸下海口的成语大全
病从口入,不切实际,不加思索,才夸八斗,沧海桑田,逞异夸能,聪明才智,大胆海口,东一下西一下,斗美夸丽,反复无常,高下在口,好自矜夸,河门海口,河目海口,河清海宴,河清海晏,胡言乱语,荒诞不经,祸从口出,骄傲自满,矜夸凌上,口口相传,夸大其…
形容一个人富有能力的成语大全
不慌不忙,材优干济,聪明能干,绰有余裕,奋矜之容,风云际会,伏虎降龙,各尽所能,攻无不克,豪杰英雄,挥斥八极,架海擎天,见多识广,尽其所能,惊人之举,精明能干,精锐之师,梦笔生花,谋事在人,能谋善断,奇才异能,巧同造化,曲尽其妙,热情奔放,…
形容一个人十分辛苦的成语大全
跋山涉水,白屋寒门,百舍重茧,饱食终日,饱经霜雪,冰天雪地,不知甘苦,不舍昼夜,步履维艰,惨淡经营,餐风啮雪,餐风饮露,草行露宿,长途跋涉,吃苦耐劳,鹑衣百结,蹉跎岁月,大汗淋漓,大风大浪,箪瓢屡空,滴水成冰,度日如年,发愤忘食,饭糗茹草,…
形容一个人活着很累的成语大全
饱食终日,冰天雪地,不舍昼夜,餐风饮露,蹉跎岁月,大汗淋漓,滴水成冰,发愤忘食,废寝忘食,焚膏继晷,风尘仆仆,风餐露宿,旰食宵衣,含辛茹苦,汗如雨下,汗出沾背,汗流浃背,汗流满面,挥汗如雨,坚苦卓绝,精疲力竭,酒池肉林,露宿风餐,马不停蹄,…
形容一直是一个人的成语大全
屏气凝神,诚心诚意,东张西望,二三其德,顾此失彼,鬼话连篇,狐朋狗友,胡言乱语,见异思迁,津津有味,聚精会神,妙不可言,平平常常,全心全意,全神贯注,全神关注,如释重负,三心两意,三心二意,三朋四友,十全十美,收视返听,推心致腹,心无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