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仓皇出逃 [ cāng huáng chū táo ]
释义:仓皇:匆忙,慌张。慌慌张张地外出逃跑。
出处:南唐·李煜《破阵子》:“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2、大摇大摆 [ dà yáo dà bǎi ]
释义: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摇大摆出堂,将回子发落了。”
3、过街老鼠 [ guò jiē lǎo shǔ ]
释义: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兽畜》:“《慎子》:‘一兔过街,百人逐之。’按,流俗有过街老鼠语,似承此而讹。”
4、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5、溃不成军 [ kuì bù chéng jūn ]
释义: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6、狼狈不堪 [ láng bèi bù kān ]
释义: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7、狼奔豕突 [ láng bēn shǐ tū ]
释义: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出处:明·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8、临阵脱逃 [ lín zhèn tuō táo ]
释义:临到打仗时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 ,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9、落荒而逃 [ luò huāng ér táo ]
释义: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
10、老鼠过街 [ lǎo shǔ guò jiē ]
释义:比喻害人的东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11、鸟骇鼠窜 [ niǎo hài shǔ cuàn ]
释义:形容惊恐逃窜。
出处:宋·曾巩《救灾议》:“彼知己负有司之禁,则必鸟骇鼠窜,窃弄锄梃于草茅之中,以扞游缴之吏。”
12、抛戈弃甲 [ pāo gē qì jiǎ ]
释义: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13、捧头鼠窜 [ pěng tóu shǔ cuàn ]
释义: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出处:《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
14、弃甲丢盔 [ qì jiǎ diū kuī ]
释义: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5、丧家之犬 [ sàng jiā zhī quǎn ]
释义: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16、鼠窜狼奔 [ shǔ cuàn láng bēn ]
释义: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果然老百姓扶老挈幼,鼠窜狼奔,都奔东平府来。”
17、席卷而逃 [ xí juǎn ér táo ]
释义: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出处:清·吴趼人《恨海》第九回:“过了没有几个月,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闹穷了。”
18、一败涂地 [ yī bài tú dì ]
释义: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19、曳兵弃甲 [ yè bīng qì jiǎ ]
释义: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20、抱头鼠窜 [ bào tóu shǔ cuàn ]
释义: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出处:《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21、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22、窜端匿迹 [ cuàn duān nì jì ]
释义: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感人之心者也。”
23、丢盔弃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释义: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4、东逃西窜 [ dōng táo xī cuàn ]
释义:窜:逃走、乱跑。逃到东,又窜到西。到处逃窜。
出处:《双凤乱鸣记》二十一出:“乱纷纷东逃西窜,闹哄哄兵荒马乱。”
25、溜之大吉 [ liū zhī dà jí ]
释义:偷偷地跑掉为妙。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稚燕趁着他们扰乱的时候,也就溜之大吉。”
26、落荒而走 [ luò huāng ér zǒu ]
释义:指离开战场,向荒野逃命。形容战败逃命。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你自慢慢的从大路上行,我便落慌而走。”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一回:“玄德见势危,落荒而走。”
27、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
释义: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8、弃甲曳兵 [ qì jiǎ yè bīng ]
释义: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9、风声鹤唳 [ fēng shēng hè lì ]
释义: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30、连滚带爬 [ lián gǔn dài pá ]
释义:形容害怕得慌乱逃走的样子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9回:“一点不由他自身作主,连滚带爬地跪了过来,抱住吕洞宾双腿。”
形容打击后狼狈逃走的成语(31个)
••阅读 3484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逃跑时狼狈相的词语或成语
仓皇出逃,大败而逃,丢盔抛甲,丢盔弃甲,丢盔卸甲,风声鹤唳,慌慌张张,紧要关头,狼狈不堪,临阵脱逃,落荒而走,落荒而逃,弃甲丢盔,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一败涂地
形容一会出来一会儿走的成语
东倒西歪,东奔西跑,摇摆不定
形容很难走的成语有哪些
黯然销魂,悲不自胜,悲痛欲绝,便宜从事,迟疑不决,捶胸顿足,摧心剖肝,大海捞针,风木之悲,肝肠寸断,各种各样,攻苦食淡,关山阻隔,海底捞月,含辛茹苦,呼天抢地,狐疑不决,狐死兔泣,狐兔之悲,狐疑不断,艰难困苦,艰苦卓绝,九牛二虎之力,举棋不…
形容自己很狼狈的样子的成语
鼻青脸肿,鼻蹋嘴歪,鼻青眼肿,藏贼引盗,从容不迫,掉头鼠窜,丢盔撂甲,丢盔抛甲,丢盔弃甲,丢盔卸甲,东滚西爬,东逃西窜,反首拔舍,奉头鼠窜,割须换袍,寒酸落魄,旱魃拜夜叉,狐奔鼠窜,焦头烂额,燋头烂额,进退两难,进退狼狈,进退狼跋,惊慌失措…
形容要走不走的成语
不务正业,不相为谋,不省人事,长生不老,持之以恒,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举遗,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道不掇遗,道而不径,逗留不进,返老还童,飞将奇数,飞将数奇,飞鹰走狗,风马牛不相及,改邪归正,好马不吃回头草,毫不相干,恨之入骨,糊里糊涂,急于…
形容早上来晚上走的成语
晨钟暮鼓,旦夕之间,旦暮入地,刁斗森严,匪伊朝夕,戒备森严,暮鼓晨钟,暮爨朝舂,难以预料,日以继夜,亡在旦夕,危在旦夕,无微不至,夜不成寐,一夜十起,早出晚归,朝不保暮,朝不保夕,朝不虑夕,朝不谋夕,朝云暮雨,朝令暮改,朝发暮至,朝奏夕召,…
形容两个人一起行走的成语
寸步不离,齐头并进,如响之应声,如影随形,善恶昭彰,形影不离,并驾齐驱
形容背着人行走的成语大全
背信弃义,餐风露宿,持之以恒,风栉雨沐,风雨同舟,风雨无阻,观者如堵墙,观者如堵,过河拆桥,同舟而济,同舟共济,休戚与共,一表人才,一表人物,勇往直前,栉风沐雨,白面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