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有滋味 [ bié yǒu zī wèi ]
释义: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
出处:南唐·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尽头。”
2、残膏剩馥 [ cán gāo shèng fù ]
释义: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出处:《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3、出神入化 [ chū shén rù huà ]
释义: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4、传神阿堵 [ chuán shén ē dǔ ]
释义: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6、才过屈宋 [ cái guò qū sòng ]
释义:屈、宋:战国楚文学家屈原和宋玉。比喻文才极高。
出处: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7、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8、发凡起例 [ fā fán qǐ lì ]
释义: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9、呼之欲出 [ hū zhī yù chū ]
释义:呼:叫,喊。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出处:宋·苏轼《郭忠恕画赞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10、辉光日新 [ huī guāng rì xīn ]
释义: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出处:《周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11、慧业文人 [ huì yè wén rén ]
释义: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出处:《宋书·谢灵运传》:“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12、慧业才人 [ huì yè cái rén ]
释义: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同“慧业文人”。
出处:刘师培《文说》:“别有慧业才人,创造险语,鬼斧默运,奇句自矜。”
13、击碎唾壶 [ jī suì tuò hú ]
释义: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14、剑拔弩张 [ jiàn bá nǔ zhāng ]
释义: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15、举例发凡 [ jǔ lì fā fán ]
释义: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指分类举例,说明全书的体例。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16、力透纸背 [ lì tòu zhǐ bèi ]
释义: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17、恰到好处 [ qià dào hǎo chù ]
释义: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
出处: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18、巧夺天工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释义: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处: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19、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20、信笔涂鸦 [ xìn bǐ tú yā ]
释义: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唐·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21、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释义: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22、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释义: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23、笔酣墨饱 [ bǐ hān mò bǎo ]
释义: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24、初写黄庭 [ chū xiě huáng tíng ]
释义:恰到好处的意思。
出处: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25、柳絮才高 [ liǔ xù cái gāo ]
释义: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26、龙飞凤舞 [ lóng fēi fèng wǔ ]
释义: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27、龙蛇飞动 [ lóng shé fēi dòng ]
释义: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出处: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28、美女簪花 [ měi nǚ zān huā ]
释义: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29、妙手偶得 [ miào shǒu ǒu dé ]
释义: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
出处:宋·陆游《文章》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30、千汇万状 [ qiān huì wàn zhuàng ]
释义:种类纷繁,形态多样。
出处:宋·蔡梦弼《草堂诗话》第一卷:“逮至子美之诗,周情孔思,千汇万状,茹古涵今,无有涯也。”
表示形容有文学的成语(47个)
••阅读 4929
表示形容有文学的词语(3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纪念大学的青春成语
白衣送酒,三月三日
经典描述大学的成语
兼容并包,抛头露面,人才济济,韬光养晦
描述大学的优美成语
兼容并包,抛头露面,人才济济,韬光养晦
关于同学的成语文章
安危与共,表里相依,风雨同舟,河同水密,河梁之谊,琥珀拾芥,李郭同舟,门生故旧,情投意合,荣辱与共,入幕之宾,深情厚谊,声气相投,生死相依,笙磬同音,舐犊之爱,绨袍之义,天伦之乐,同声相应,同心协力,同窗好友,同音共律,通家之好,渭阳之情,…
形容九月开学的成语
春去秋来,金风送爽
写同学的外貌成语100字
百听不厌,哄堂大笑,魂飞魄散,火眼金睛,开花结果,没日没夜,能说会道,善解人意,无时无刻,引人注目,积极分子,鼻子下面,更上一层楼,小巧玲珑,撕心裂肺
用不但而且写一个关心同学的成语
竭尽全力
劝学中强调苦思不若勤学的成语
终日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