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释义: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2、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释义: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出处: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
3、不可胜数 [ bù kě shèng shǔ ]
释义: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4、不足为奇 [ bù zú wéi qí ]
释义: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出处: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5、车载斗量 [ chē zài dǒu liáng ]
释义: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6、成千上万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
释义: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7、惩一儆百 [ chéng yī jǐng bǎi ]
释义: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8、成千累万 [ chéng qiān lèi wàn ]
释义: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孽海花》第二六回:“再者我的手头散漫惯的,从小没学过做人家的道理,到了老爷这里,又由着我的性儿,成千累万的花。”
9、成千成万 [ chéng qiān chéng wàn ]
释义: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叶圣陶《小病》:“倘若在广大的都城里,聚集了成千成成的听众,教伊当众唱出这很好的歌,该会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
10、成千论万 [ chéng qiān lùn wàn ]
释义: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镜花缘》第七一回:“你到女儿国酒楼戏馆去看,只怕异姓姐妹聚在一处的,还成千论万哩。”
11、低三下四 [ dī sān xià sì ]
释义: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12、丁一卯二 [ dīng yī mǎo èr ]
释义: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13、丢三落四 [ diū sān là sì ]
释义: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14、独一无二 [ dú yī wú èr ]
释义: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15、堆积如山 [ duī jī rú shān ]
释义: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16、多多益善 [ duō duō yì shàn ]
释义:益:更加。越多越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17、更仆难数 [ gēng pú nán shǔ ]
释义: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出处:《礼记·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18、寡二少双 [ guǎ èr shǎo shuāng ]
释义: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出处:《汉书·吾丘寿王传》:“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19、挂一漏万 [ guà yī lòu wàn ]
释义:挂:钩取,这里指说到,提到;漏:遗漏。形容说得不全,遗漏很多。
出处: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20、汗牛充栋 [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释义: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1、浩如烟海 [ hào rú yān hǎi ]
释义: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处: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22、恒河沙数 [ héng hé shā shù ]
释义: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23、横七竖八 [ héng qī shù bā ]
释义: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24、化整为零 [ huà zhěng wéi líng ]
释义: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为孤岛之后,他们化整为零,装着难民的孩子逃了出来。”
25、划一不二 [ huà yī bù èr ]
释义: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出处:《汉书·曹参传》:“萧何为法,讲若画一。”
26、接二连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释义:接连不断。
出处: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27、九九归一 [ jiǔ jiǔ guī yī ]
释义: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出处: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28、举不胜举 [ jǔ bù shèng jǔ ]
释义: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 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29、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释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0、偶一为之 [ ǒu yī wéi zhī ]
释义:指平常很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
出处:宋·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类似成百上千的成语(84个)
••阅读 3517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心旷神怡类似的成语
宠辱皆忘,欢欣鼓舞,赏心悦目,神怡心旷,泰然自若,心如火焚,心悦神怡,心烦意乱,悠然自得,悠然自适,心旷神怡
形容有类似经历成语
患难与共,患难之交,记忆犹新,艰难困苦,清清楚楚,生死之交,同生共死,同甘共苦,同病相怜,言犹在耳,历历在目
类似形容优秀的成语有哪些
安邦定国,半面之交,并驱争先,不分上下,不可侵犯,不可动摇,不拔之志,才华横溢,才德兼备,才子佳人,材雄德茂,超世之才,超群绝伦,聪明正直,出类拔萃,寸铁在手,打情骂俏,丹青妙手,费尽心思,封胡遏末,工力悉敌,害群之马,鹤立鸡群,亨嘉之会,…
人山人海类似形容人多的成语
阿猫阿狗,碍手碍脚,不三不四,不仁不义,不即不离,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茶不饭,不骄不躁,车水马龙,诚惶诚恐,川流不息,大是大非,古色古香,古香古色,患得患失,荒无人烟,绘声绘色,绘声绘影,济济一堂,接连不断,今生今世,来来往往,…
山崩地裂类似的成语
半信半疑,冰天雪地,不可收拾,不进则退,沧海桑田,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出生入死,大同小异,地动山摇,地崩山摧,地裂山崩,东倒西歪,东张西望,毒蛇猛兽,儿女英雄,反败为胜,风起云涌,大公无私,顾此失彼,鬼哭狼嚎,好逸恶劳,横七竖八,轰轰烈烈,…
形容两款东西长得类似的成语
大同小异,毫发不爽,毫无二致,如出一辙,一模一样
形容经历类似的成语
患难与共,患难之交,记忆犹新,艰难困苦,清清楚楚,生死之交,同生共死,同甘共苦,同病相怜,言犹在耳,历历在目
形容脚踏实地类似的成语
安分守己,不声不响,不辱使命,敷衍塞责,敷衍了事,讲古论今,脚踏实地,侃侃而谈,漫无边际,名副其实,勤勤恳恳,实事求是,踏踏实实,谈天说地,稳扎稳打,无所不谈,业业兢兢,步步为营,诲人不倦,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一步登天,缄口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