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依百顺 [ bǎi yī bǎi shùn ]
释义: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2、百顺百依 [ bǎi shùn bǎi yī ]
释义: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欢万喜,百顺百依。”
3、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4、椎牛歃血 [ chuí niú shà xuè ]
释义: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出处:清·戴名世《纪红苗事》:“或欲有剽掠,则潜结众誓于神,椎牛歃血,乃出所获者,集而瓜分之。”
5、肝胆相照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释义: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6、计行言听 [ jì xíng yán tīng ]
释义: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出处:《金史·术虎高琪传》:“高琪止欲以重兵屯驻南京以自固,州郡残破不复恤也。宣宗惑之,计行言听,终以自毙。”
7、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释义: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8、恪守不渝 [ kè shǒu bù yú ]
释义: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9、谋听计行 [ móu tīng jì xíng ]
释义:犹言言听计从。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宋·王令《读》:“然后天下之君,下堂去席,引手倒耳,以倾就其说而谋听计行。”
10、欺上瞒下 [ qī shàng mán xià ]
释义: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11、欺上罔下 [ qī shàng wǎng xià ]
释义: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12、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释义: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13、人心所归 [ rén xīn suǒ guī ]
释义:指众人所归向、拥护的。
14、杀妻求将 [ shā qī qiú jiàng ]
释义: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15、善贾而沽 [ shàn jià ér gū ]
释义: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16、深信不疑 [ shēn xìn bù yí ]
释义: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
17、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释义: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18、同舟共济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释义: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9、童叟无欺 [ tóng sǒu wú qī ]
释义: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20、文武双全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
释义: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21、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释义: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22、心口如一 [ xīn kǒu rú yī ]
释义: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23、心照不宣 [ xīn zhào bù xuān ]
释义: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24、言而有信 [ yán ér yǒu xìn ]
释义: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5、言听计从 [ yán tīng jì cóng ]
释义: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26、言无二价 [ yán wú èr jià ]
释义: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27、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释义: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28、一言为定 [ yī yán wéi dìng ]
释义: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29、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释义: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30、言从计纳 [ yán cóng jì nà ]
释义: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出处: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
形容极度的信任的成语(78个)
••阅读 1751
形容极度的信任的词语(4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极度疲劳的成语
鞍马劳顿,财殚力痡,春困秋乏,殚精毕力,殚精竭力,风尘仆仆,汗如雨下,汗流满面,昏昏沉沉,昏昏欲睡,竭尽心力,尽心竭力,筋疲力敝,筋疲力竭,筋疲力倦,筋疲力尽,精疲力倦,精疲力竭,精疲力尽,刻苦耐劳,劳形苦心,劳师动众,劳筋苦骨,力尽筋疲,…
形容人极度生气的成语
黯然失色,黯然销魂,百无聊赖,败兴而归,半死不活,半死半生,悲愤填膺,勃然大怒,勃然变色,惨淡经营,嗔目切齿,瞋目切齿,乘兴而来,惩忿窒欲,冲冠眦裂,垂首丧气,大发雷霆,淡而无味,发上冲冠,发上指冠,发指眦裂,忿然作色,愤愤不平,拂袖而去,…
形容人极度自私的成语
爱财如命,按图索骥,暗送秋波,不闻不问,财迷心窍,处心积虑,大人无己,独善其身,粉墨登场,个人主义,勾心斗角,寡恩薄义,寡情少义,寡廉鲜耻,寡恩少义,规行矩步,好吃懒做,狐假虎威,患得患失,挥金如土,嫉贤妒能,急公好义,计较锱铢,假公济私,…
形容人极度开心的成语
冁然而笑,春风得意,大喜若狂,得意忘形,怫然不悦,抚掌大笑,鼓舞欢欣,鼓舞欢忻,含笑九泉,横眉吐气,忽忽不乐,欢呼雀跃,欢喜若狂,欢欣鼓舞,欢忻鼓舞,欢天喜地,欢欣若狂,皆大欢喜,近悦远来,惊喜交集,惊喜欲狂,酒酣耳热,开眉笑眼,开眉展眼,…
形容极度后悔的成语
懊悔无及,懊悔莫及,抱恨终天,兵连祸结,重新做人,捶胸顿足,错综复杂,当头棒喝,反水不收,幡然悔悟,翻然悔悟,何必当初,恨相知晚,恨相见晚,后悔莫及,后悔无及,后悔不及,后悔何及,悔不当初,悔之无及,悔之不及,悔之晚矣,悔恨交加,悔过自新,…
形容值得信任的成语
不言而信,曾无与二,赤诚相待,得君行道,东闪西挪,独断专行,儿女英雄,废耳任目,计行言听,交洽无嫌,谋听计行,千金一诺,取信于民,人望所归,说一不二,推诚相信,推诚相见,贤贤易色,言听计从,言听计用,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众望攸归,众望所归,…
形容很信任他人的成语
不言而信,曾无与二,椎牛歃血,唇亡齿寒,得君行道,废耳任目,海翁失鸥,计行言听,交洽无嫌,开诚布公,恪守不渝,快马一鞭,厉精求治,灭绝人性,民无信不立,谋听计行,能文善武,欺世惑众,欺上瞒下,欺上罔下,欺人眼目,千金一诺,亲密无间,取信于民…
形容一个人极度虚伪的成语
岸然道貌,半推半就,半真半假,抱朴含真,背信弃义,表里为奸,不苟言笑,谄笑胁肩,诚心诚意,揣奸把猾,道貌俨然,道貌岸然,道貌凛然,道远知骥,尔虞我诈,敷衍了事,故作姿态,故弄玄虚,拐弯抹角,好心好意,假仁假义,假公济私,假以辞色,假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