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惑之年 [ bù huò zhī nián ]
释义: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2、残年余力 [ cán nián yú lì ]
释义:指年老体衰。
出处:《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春秋鼎盛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
释义: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4、沧浪老人 [ cāng láng lǎo rén ]
释义:指隐者、渔父。
出处:《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5、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释义: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6、耳顺之年 [ ér shùn zhī nián ]
释义: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7、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释义: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8、古稀之年 [ gǔ xī zhī nián ]
释义: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9、花甲之年 [ huā jiǎ zhī nián ]
释义: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0、花信年华 [ huā xìn nián huá ]
释义: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
11、及笄年华 [ jí jī nián huá ]
释义: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12、年逾古稀 [ nián yú gǔ xī ]
释义: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3、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释义: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4、徐娘半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 ]
释义: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出处:《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15、悬车之年 [ xuán chē zhī nián ]
释义: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指七十岁。
出处:《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16、一日之长 [ yī rì zhī cháng ]
释义: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7、郑人争年 [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
释义: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18、知命之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释义: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19、摽梅之年 [ biào mén zhī nián ]
释义: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出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20、长生不老 [ cháng shēng bù lǎo ]
释义: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出处:《太上纯阳真经·了三得一经》:“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肾为北极之枢,精食万化,滋养百骸,赖以永年而长生不老。”
21、马齿徒增 [ mǎ chǐ tú zēng ]
释义: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22、颐养天年 [ yí yǎng tiān nián ]
释义:指保养年寿。
出处:京剧《杨门女将》:“老太君年过百年,就该颐养天年,何必身履险地?”
23、而立之年 [ ér lì zhī nián ]
释义: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4、黄发垂髫 [ huáng fà chuí tiáo ]
释义: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出处:《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25、黄金时代 [ huáng jīn shí dài ]
释义: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出处: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自己不想个正当方法奋斗去,却敛着手等候那黄金时代来碰他。”
26、老态龙钟 [ lǎo tài lóng zhōng ]
释义: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出处:唐·李端《赠谢戴》:“交结渐时辈,龙钟似老翁。”
27、大展宏图 [ dà zhǎn hóng tú ]
释义: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出处: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28、半老徐娘 [ bàn lǎo xú niáng ]
释义: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出处: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29、弱冠之年 [ ruò guàn zhī nián ]
释义:弱:年少;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出处:清·吴骞《拜经楼诗话》第四卷:“所谓才子者,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学问文章,如江如海,乃可称之。”
30、年老体衰 [ nián lǎo tǐ shuāi ]
释义: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再想到母亲时,又感到她年老体衰,像她这样年岁的人……”
形容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成语(33个)
••阅读 745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有什么套路女生的成语
才子佳人,才貌双全,插圈弄套,郎才女貌,檀郎谢女,天造地设
描写惊讶的成语有什么
被宠若惊,匕鬯不惊,匕鬯无惊,边尘不惊,瞠目结舌,吃惊受怕,宠辱无惊,宠辱不惊,宠辱若惊,怵目惊心,触目惊心,大吃一惊,大惊失色,打草惊蛇,打草蛇惊,打鸭惊鸳鸯,打鸭惊鸳,担惊受怕,担惊受恐,担惊忍怕,耽惊受怕,胆丧魂惊,躭惊受怕,吊胆惊心…
什么样的孔雀的成语
锦屏射雀,雀屏中选
形容跑得快的成语是什么
暴风骤雨,奔轶绝尘,奔逸绝尘,大步流星,风驰电赴,风驰电掣,健步如飞,快步流星,快犊破车,快马加鞭,快马一鞭,狼狈为奸,老牛破车,雷厉风行,流星赶月,溜须拍马,灭景追风,年轻气盛,踢断门槛,蹄间三寻,蜗行牛步,旋乾转坤,逐日追风,追云逐电,…
文什么武什么的成语
安闲自得,吃喝玩乐,孔武有力,贪图安逸,天下太平,威武不屈,文修武备,文修武偃,文恬武嬉,文才武略,文武两全,文武双全,文韬武略,我武惟扬,武偃文修,偃武櫜兵,演武修文,耀武扬威,用武之地
什么软件有好的成语
洛阳纸贵,盲人摸象,退避三舍,亡羊补牢,望梅止渴,闻鸡起舞
形容耳朵像什么的成语
蔽明塞聪,蔽聪塞明,闭目塞听,闭目塞聪,闭明塞聪,不知不觉,不绝于耳,不闻不问,充耳不闻,盗钟掩耳,颠倒错乱,鼎铛有耳,杜耳恶闻,耳濡目击,耳染目濡,耳听心受,耳提面命,耳后生风,耳习目染,耳濡目染,耳满鼻满,耳濡目及,耳听八方,耳热眼花,…
列数字什么的成语叫作列数字
成千上万,三心二意,十全十美,八仙过海,五湖四海,一日千里,一毛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