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去向 [ bù zhī qù xiàng ]
释义: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2、荡然无存 [ dàng rán wú cún ]
释义: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4、销声匿迹 [ xiāo shēng nì jì ]
释义: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家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6、杳如黄鹤 [ yǎo rú huáng hè ]
释义: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7、杳无消息 [ yǎo wú xiāo xī ]
释义: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8、杳无踪迹 [ yǎo wú zōng jī ]
释义:一点踪迹都没有。谓不知去向。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10、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
释义: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2、烟消云散 [ yān xiāo yún sàn ]
释义: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朱子全书·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
形容消失不知去向的词语(1个)- 挨挨拶拶1.亦作"挨挨桚桚"。
2.犹言挤来挤去。
扩展阅读
(0)纠错/补充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