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彬彬济济 [ bīn bīn jǐ jǐ ]
释义: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2、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3、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释义: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4、大步流星 [ dǎ bù liú xīng ]
释义: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5、大公无私 [ dà gōng wú sī ]
释义: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6、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释义: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7、待人接物 [ dài rén jiē wù ]
释义:物:人物,人们。指跟别人往来接触。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士为务。”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汲引后进,待人接物者如此。”
8、点头哈腰 [ diǎn tóu hā yāo ]
释义: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三四:“比他穷的人,知道他既是钱狠子,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
9、芳兰竟体 [ fāng lán jìng tǐ ]
释义: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出处:《南史·谢览传》:“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10、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释义: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11、风流人物 [ fēng liú rén wù ]
释义: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2、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释义: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13、丰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释义: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回:“旁观的人,见十余部马车络绎而来,末后一部车上坐着秋谷,精神轩翥,丰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灵和疏柳,张绪当年。”
14、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释义: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出处:《朱子语类》卷七三:“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15、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16、鬼头鬼脑 [ guǐ tóu guǐ nǎo ]
释义: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就悄悄向那小小厮说,叫把管租的管家叫了两个进来。又鬼头鬼脑,不知说了些甚么,便叫请出大爷来。”
17、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
释义: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18、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释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19、慌慌张张 [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
释义:形容举止慌张,不稳重。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20、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释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21、举止失措 [ jǔ zhǐ shī cuò ]
释义: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出处:宋·庄季裕《鸡肋编》下卷:“材上加契者,谓之足材,其规矩制度,皆以章契为祖。今人以举止失措者,谓之失章失契,盖谓此也。”
22、举止言谈 [ jǔ zhǐ yán tán ]
释义: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出处: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23、矩步方行 [ jǔ bù fāng xíng ]
释义: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24、汲汲皇皇 [ jí jí huáng huáng ]
释义:急切匆忙。
出处:宋·陆九渊《与周元忠》:“疑而后释,屯释之极,必有汲汲皇皇,不敢顷刻自安之意,乃能解释。”
25、举止大方 [ jǔ zhǐ dà fāng ]
释义: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
26、克己奉公 [ kè jǐ fèng gōng ]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27、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释义: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28、林下风范 [ lín xià fēng fàn ]
释义:林下:幽僻之境;风范: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29、林下风气 [ lín xià fēng qì ]
释义: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30、磊落不羁 [ lěi luò bù jī ]
释义: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出处:宋·苏轼《及第后谢秋赋试官启》:“不泥于古,不牵于今,非有苛碎难知之文,将观磊落不羁之士,使天下知文章诚可以致治。”
形容描写举止的成语(98个)
••阅读 4393
形容描写举止的词语(4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男生举止的成语
彬彬文质,彬彬济济,冰清玉洁,不拘形迹,愁眉苦脸,从容不迫,大大方方,大步流星,达人雅志,呆若木鸡,睹貌献飧,尔雅温文,芳兰竟体,丰度翩翩,奉公守法,风度翩翩,风流人物,高谈雅步,大公无私,光明正大,光明磊落,鬼头鬼脑,鬼头滑脑,惶恐不安,…
形容人的仪表举止的成语
闭月羞花,冰肌玉骨,勃然大怒,沉鱼落雁,出水芙蓉,呆若木鸡,斗志昂扬,婀娜多姿,风度翩翩,骨瘦如柴,国色天香,憨态可掬,鹤发童颜,虎背熊腰,尖嘴猴腮,金刚努目,落落大方,貌不惊人,眉清目秀,眉目如画,眉飞色舞,美如冠玉,面黄肌瘦,披头散发,…
形容美好的举止姿态的成语
彬彬文质,彬彬济济,不拘形迹,从容不迫,大大方方,尔雅温文,芳兰竟体,风华正茂,风度翩翩,风流倜傥,高谈雅步,光明正大,鬼头鬼脑,鬼头滑脑,惶恐不安,慌慌张张,急急忙忙,汲汲皇皇,济济彬彬,九十其仪,举止大方,举止言谈,举止失措,局促不安,…
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尔雅温文,和风细雨,文质彬彬,温文儒雅,温文尔雅,温柔敦厚,温良恭俭,凶神恶煞,彬彬有礼
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成语
彬彬文质,彬彬济济,不拘形迹,才望高雅,从容不迫,大大方方,典则俊雅,尔雅温文,芳兰竟体,风度翩翩,高谈雅步,济济彬彬,九十其仪,举止娴雅,矩步方行,磊落不羁,落落大方,翩翩风度,谦谦君子,儒雅风流,文质彬彬,温文儒雅,温文尔雅,温柔敦厚,…
形容举止潇洒自然的成语
彬彬文质,不以为意,才华横溢,跌宕不羁,儿女英雄,尔雅温文,放浪形骸,放达不羁,风流倜傥,豪放不羁,举止大方,落落大方,四面出击,泰然自若,文质彬彬,温文尔雅,无拘无碍,无拘无束,心胸开阔,羞手羞脚,言谈举止,自由自在,浪漫主义,彬彬有礼,…
形容人的举止很愚蠢很可笑的成语
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滑天下之大稽,以勤补拙,愚不可及,装神弄鬼,拙嘴笨舌,拙口笨腮,拙嘴笨腮,掩耳盗铃
形容行动举止过分神气的样子四字成语
卑躬屈膝,得意忘形,得意洋洋,骄傲自满,眉飞色舞,目空一切,奴颜婢膝,神气十足,神秘莫测,手舞足蹈,妄自菲薄,洋洋得意,耀武扬威,意气扬扬,再接再厉,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沾沾自喜,神采飞扬,自高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