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鼎大吕 [ jiǔ dǐng dà lǚ ]
释义: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2、无往不复 [ wú wǎng bù fù ]
释义:指未有往而不返的。指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同“无平不顾”。
出处:《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3、一倡百和 [ yī chàng bǎi hè ]
释义: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郢书燕说,一倡百和。”
5、一字千金 [ yī zì qiān jīn ]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7、一言千金 [ yī yán qiān jīn ]
释义: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8、振聋发聩 [ zhèn lóng fā kuì ]
释义: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9、掷地有声 [ zhì dì yǒu shēng ]
释义: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出处:《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10、字字珠玑 [ zì zì zhū jī ]
释义:珠玑:珠子。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说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11、漫山遍野 [ màn shān biàn yě ]
释义: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12、胜读十年书 [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
释义: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上·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十年书也。”
13、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形容人影响力的词语(1个)
- 鹤林玉露笔记。宋代罗大经作。十八卷。主要记述南宋中期的历史掌故和文坛轶闻。《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体制在诗话、语录、小说之间”。书中涉及文人交往,诗文评论资料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