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勃然大怒 [ bó rán dà nù ]
释义: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出处: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2、瞋目切齿 [ chēn mù qiè chǐ ]
释义: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3、冲冠怒发 [ chōng guàn nù fà ]
释义:形容极为愤怒。
出处:《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冶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
4、大发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释义: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5、发指眦裂 [ fà zhǐ zì liè ]
释义: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6、愤愤不平 [ fèn fèn bù píng ]
释义: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
7、忿然作色 [ fèn rán zuò sè ]
释义: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
出处:《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然则其急者何也?’”
8、艴然不悦 [ fú rán bù yuè ]
释义: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
出处: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9、敢怒敢言 [ gǎn nù gǎn yán ]
释义: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计氏虽也还敢怒敢言,当不起晁大舍也敢为敢做。”
10、赫然而怒 [ hè rán ér nù ]
释义:形容大怒。火冒三丈的样子。
11、火冒三丈 [ huǒ mào sān zhàng ]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12、疾言厉色 [ jí yán lì sè ]
释义: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13、戟指怒目 [ jǐ zhǐ nǔ zhāng ]
释义: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出处: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14、金刚怒目 [ jīn gāng nù mù ]
释义: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15、雷嗔电怒 [ léi chēn diàn nù ]
释义:暴怒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如今且说宝玉只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无甚大事,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
16、雷霆之怒 [ léi tíng wàn j ]
释义: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17、恼羞成怒 [ nǎo xiū chéng nù ]
释义: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18、怒不可遏 [ nù bù kě è ]
释义: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19、怒发冲冠 [ nù fà chōng guān ]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0、怒火中烧 [ nù huǒ zhōng shāo ]
释义: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出处: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21、怒目切齿 [ nù mù qiè chǐ ]
释义: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衿,怒目切齿。”
22、怒猊渴骥 [ nù ní kě jì ]
释义:猊:狻猊,即狮子;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新唐书·徐浩传》:“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23、怒气冲天 [ nù qì chōng tiān ]
释义:怒气部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顾恋,待不沙又怕背了这恩人面,只落的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24、怒形于色 [ nù xíng yú sè ]
释义:形: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25、怒气冲冲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释义:盛怒的样子。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26、怒气填胸 [ nù qì tián xiōng ]
释义: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27、七窍生烟 [ qī qiào shēng yān ]
释义:七窍:口和两眼、两耳、两鼻孔。气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说罢,悻悻然转出来。把邓氏气得七窍生烟,觉得脑中一涌,喉里作动,旋吐出鲜血来。”
28、气急败坏 [ qì jí bài huài ]
释义: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29、气势汹汹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释义:汹汹: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形容人的情绪愤怒的成语(43个)
••阅读 2557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愤怒的小鸟中经典成语
愤气填胸,愤气填膺,气愤填膺,人才济济
中医治病救人的成语
惩前毖后,从井救人,济世救人,救死扶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舍己救人,舍己为人,治病救人
岁月不饶人的伤感成语
白驹过隙,年老色衰,日月如梭,盛年不再,一日难再晨
描写车间工人的成语
爱憎分明,百巧千穷,便辞巧说,藏巧于拙,赤胆忠心,聪明能干,浮文巧语,钢筋铁骨,大公无私,豪夺巧取,灰头土脸,肩负重任,精益求精,克己奉公,良工巧匠,玲珑小巧,炉火纯青,能工巧匠,能说会道,能言巧辩,弄巧成拙,奇技淫巧,牵强附会,巧不可阶,…
不取笑的说别人的成语
悲天悯人,诚心诚意,尖酸刻薄,口轻舌薄,弃甲曳兵,以五十步笑百步,以貌取人,推己及人,五十步笑百步,自知之明,赤诚相见
想念网络情人的成语
翻来复去,翻肠搅肚,凤愁鸾怨,魂劳梦断,魂驰梦想,剪烛西窗,蒹葭之思,刻骨相思,履信思顺,眠思梦想,切切在心,秋水伊人,拳拳在念,入骨相思,西窗剪烛,心事重重,一日三月,驿寄梅花,驿使梅花,驿路梅花,引日成岁,月明千里,昼思夜想,一日三秋,…
赞美帮助老人的成语
白发红颜,白发婆娑,白首之心,白首相知,宝刀未老,宝刀不老,炳烛之明,不知老之将至,迟暮之年,垂暮之年,大化有四,反老成童,反老还童,返老还童,返老归童,风中之烛,棺材瓤子,好学不倦,皓首苍颜,鹤发童颜,红颜白发,华发苍颜,黄发鲐背,黄发骀…
赞美事业型女人的成语
白手兴家,百废具举,苌弘碧血,成家立业,蜚英腾茂,功德圆满,鸿业远图,建功立业,平地楼台,欣欣向荣,兴家立业,云程发轫,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