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昂首望天 [ áng shǒu wàng tiān ]
释义: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
出处: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2、矮人看戏 [ ǎi rén kàn xì ]
释义: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出处:清·赵翼《论诗》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3、矮子观场 [ ǎi zǐ guān cháng ]
释义: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出处: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全心即佛,全佛即人,直是饥人见饭;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何殊矮子观场。”
4、别出手眼 [ bié chū shǒu yǎn ]
释义: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出处: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章二:“卓吾所著书,于上下数千年之间,别出手眼,在思想界上势力甚大。”
5、别具慧眼 [ bié jù huì yǎn ]
释义: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宋·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6、别具手眼 [ bié jù shǒu yǎn ]
释义: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出处:清·钱谦益《序》:“德水于杜,别具手眼。”
7、不学无识 [ bù xué wú shí ]
释义: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出处:宋·叶適《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大理少卿朱斐对上,指大理寺为诏狱。公论‘斐不自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斐。”
8、持蠡测海 [ chí lí cè hǎi ]
释义:蠡:瓠瓢,古代舀水用具。指用瓢来测量海水的深浅多少。比喻用浅薄的眼光去看待高深的事物。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谬持蠡测海,沉挹酒如渑。”
9、长算远略 [ cháng suàn yuǎn lüè ]
释义:犹言深谋远虑。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名将晚谬》:“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10、从俗浮沉 [ cóng sú fú chén ]
释义: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11、大惑不解 [ dà huò bù jiě ]
释义: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出处:《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12、登高望远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13、登山小鲁 [ dēng shān xiǎo lǔ ]
释义: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出处:《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4、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释义: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15、洞察秋毫 [ dòng chá qiū háo ]
释义: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6、洞察一切 [ dòng chá yī qiè ]
释义: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出处: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17、洞见症结 [ dòng jiàn zhèng jié ]
释义: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18、独具只眼 [ dú jù zhī yǎn ]
释义: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
出处:宋·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19、独到之处 [ dú dào zhī chù ]
释义: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出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20、短见薄识 [ duǎn jiàn bó shí ]
释义:指见识短浅。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庞涓久后得地呵!此人是个短见薄识、绝恩绝义的人。”
21、斗筲之人 [ dǒu shāo zhī rén ]
释义: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22、伏龙凤雏 [ fú lóng fèng chú ]
释义: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23、放眼世界 [ fàng yǎn shì jiè ]
释义: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出处:元·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24、过目不忘 [ guò mù bù wàng ]
释义: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25、过目成诵 [ guò mù chéng sòng ]
释义: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宋史·刘恕传》:“恕少颖司,书过目即成诵。”
26、高明远识 [ gāo míng yuǎn shí ]
释义: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亦作“高明远见”。
出处:宋·钱世昭《钱氏私志·蔡鲁公》:“公高明远识,洞鉴古今,知国家之事,必至于斯乎?”
27、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释义: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28、见机行事 [ jiàn jī xíng shì ]
释义: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出处:《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29、见微知著 [ jiàn wēi zhī zhù ]
释义: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30、见贤思齐 [ jiàn xián sī qí ]
释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形容人眼光好的成语(96个)
••阅读 3064
形容人眼光好的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好的时代的成语大全
悲从中来,斗转星移,海桑陵谷,海水桑田,好景不常,人民城郭,人非物是,日往月来,深谷为陵,事过境迁,时异事殊,时异势殊,时移世变,时移世易,时易世变,万事皆休,物是人非,星移物换
形容教室氛围好的成语大全
窗明几净,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焕然如新,井然有序,面目一新,明窗净几,一尘不染,一新面目,有条不紊,整整齐齐
形容天气好的春天成语大全大全
触手生春,春光明媚,春意阑珊,春暖花开,春暖花香,春生秋杀,春风沂水,春风雨露,大地回春,繁花似锦,风和日丽,花明柳暗,花明柳媚,李白桃红,生机勃勃,万古长春,杏雨梨云,沂水春风,莺歌燕舞,莺歌燕语,有脚阳春,雨后春笋,雨丝风片
形容两个小孩子感情好的成语大全
不拘形迹,二童一马,尔汝之交,缟纻之交,河同水密,恨相知晚,恨相见晚,金兰之友,伉俪情深,两小无猜,蜜里调油,难舍难分,契合金兰,亲密无间,秦晋之好,情深一往,情深伉俪,情逾骨肉,青梅竹马,如胶似漆,如胶投漆,深情厚意,深情厚谊,天真无邪,…
形容女的歌唱得好的成语大全
不堪入耳,歌声绕梁,喉清韵雅,清歌雅舞,绕梁三日,声动梁尘,一串骊珠,余音绕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余音缭绕
形容女的气色好的成语大全
闭月羞花,冰肌玉骨,沉鱼落雁,齿白唇红,春风得意,绰约多姿,淡妆浓抹,粉妆玉琢,粉装玉琢,肤如凝脂,国色天香,国色天姿,红飞翠舞,花容月貌,娇小玲珑,精神焕发,绝代佳人,眉目如画,千娇百媚,倾城倾国,倾国倾城,容光焕发,双瞳剪水,天生丽质,…
形容每件是好的成语大全
不可磨灭,不可逾越,不败之地,立于不败之地,了若指掌,旁观者清,如指诸掌,同日而语,无与伦比,相提并论,不可同日而语,洞若观火,无价之宝,知己知彼
形容幼儿风貌好的成语大全
八难三灾,冰雪聪明,不耻下问,才貌双全,尘饭涂羹,聪明伶俐,聪明才智,出类拔群,触类旁通,多才多艺,儿怜瘦扰,儿怜兽扰,发愤图强,肥头大耳,肥头胖耳,飞鸟依人,粉妆玉琢,妇孺皆知,扶老携幼,各抒己见,革故鼎新,过目不忘,虎头虎脑,欢蹦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