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兵必胜 [ āi bīng bì shèng ]
释义: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不白之冤 [ bù bái zhī yuān ]
释义: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3、扒高踩低 [ bā gāo cǎi dī ]
释义: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李四一]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4、狗仗人势 [ gǒu zhàng rén shì ]
释义: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5、狗傍人势 [ gǒu bàng rén shì ]
释义: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同“狗仗人势”。
出处:清·蒋士铨《一片石·访墓》:“我把你这狗傍人势的奴才,我是服张天师管的,你那个老头儿,又不是道纪司,我怕他怎的。”
6、寄人篱下 [ jì rén lí xià ]
释义: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出处:《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7、凌弱暴寡 [ líng ruò bào guǎ ]
释义:凌:侵犯;暴:欺负、践踏。侵犯弱小的,欺侮孤单的。
出处:《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8、凌上虐下 [ líng shàng nüè xià ]
释义: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9、破鼓乱人捶 [ pò gǔ luàn rén chuí ]
释义:比喻人失势受到大家的欺侮。
出处:冯骥才《神鞭》:“好啊!破鼓乱人捶呀!等三爷把傻巴儿的辫子揪下来,就砸你的铺子!”
11、欺善怕恶 [ qī shàn pà è ]
释义: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出处: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12、欺贫爱富 [ qī pín ài fù ]
释义:欺侮贫穷,喜爱富有。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将俺这贫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
13、忍气吞声 [ rěn qì tūn shēng ]
释义: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
14、忍辱负重 [ rěn rǔ fù zhòng ]
释义: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15、恃强凌弱 [ shì qiáng líng ruò ]
释义: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纣有何罪过?也无非倚贵欺贱,恃强凌弱,总来不过是使势而已。”
16、项庄舞剑 [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
释义: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处:清·刘坤一《致张香涛书》:“[定兴]乃于署督篆任内,奏参银元局及淮山盐务,牵涉敝署,不无激射之词,论者谓为项庄舞剑,而弟因未尝稍存芥蒂也。”
17、一如既往 [ yī rú jì wǎng ]
释义: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出处:《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18、任人宰割 [ rèn rén zǎi gē ]
释义:宰:杀;割:切。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出处: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中国之肯忍辱含垢,任人宰割,只以吞声忍气工夫对付,西人真不能望我们的项背。”
19、嫩草怕霜霜怕日 [ nèn cǎo pà shuāng shuāng pà rì ]
释义:比喻你欺侮别人,还会被比你更恶的人欺侮。
出处:如两句俗语说的:‘嫩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还被恶人磨。’ 吴睿《飞龙全传》
20、强不凌弱 [ qiáng bù líng ruò ]
释义: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将以救群生之乱,去天下之祸,使强不凌弱,众不暴寡。”
21、贵不凌贱 [ guì bù líng jiàn ]
释义:贵:地位高;凌:欺凌。显贵的人不欺凌卑贱的人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国有什伍,治偏细民,贵不凌贱,富不傲贫,功不遗罢,佞不吐愚。”
22、打狗欺主 [ dǎ gǒu qī zhǔ ]
释义:打狗也就是打击或欺侮其主人,打击或欺侮人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七回:“俗话说,打狗欺主,太岳呀,我看你是成心要撕破脸皮与老夫作对了。”
23、陵上虐下 [ líng shàng xià nüè ]
释义:陵:通“凌”,欺侮;虐:残暴,侵害。欺侮在上的人,侵害在下的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形容总被欺负的人的词语(2个)
- 新丰鸿门1. 秦时的郦邑,汉时改为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鸿门,古邑名,在新丰东十六里,今称项王营。如: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近不逼同近:亲善;同:同僚。旧指自己受到君王的宠幸,但不以此去欺侮、要挟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