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立无援 [ gū lì wú yuán ]
释义: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庄公既碍姜氏之面,又度公孙滑孤立无援,不能有为。”
2、接踵而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3、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4、一哄而散 [ yī hōng ér sàn ]
释义:哄:吵闹。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壬戌科罢选吉士》第十卷:“御笔硃书四大字,曰:‘今年且罢。’于是一哄而散。”
5、源源而来 [ yuán yuán ér lái ]
释义: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出处:《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6、一哄而起 [ yī hōng ér qǐ ]
释义: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7、全军覆没 [ quán jūn fù mò ]
释义: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8、逃之夭夭 [ táo zhī yāo yāo ]
释义: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9、泼天大祸 [ pō tiān dà huò ]
释义:泼天:形容极大。极大的祸害。
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天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路的奔出房间,直至大门之外,一哄而散。”
10、如鸟兽散 [ rú niǎo shòu sàn ]
释义: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东西。
出处:《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11、各奔东西 [ gè bēn dōng xī ]
释义: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形容一哄而散的成语(12个)
••阅读 4391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月饼样子的成语
宝珠市饼,垂涎三尺,画饼充饥,花好月圆,花残月缺,回味无穷,美味佳肴,鹊笑鸠舞,热熬翻饼,小恩小惠,一浆十饼,意味深长,月圆花好,赞不绝口,珍羞美味,珍馐美馔,白头偕老,饕餮盛宴
自立自强的相关成语
百折不回,半涂而废,傍人篱落,傍人门户,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由自主,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独当一面,发奋图强,发愤图强,海枯石烂,海誓山盟,皇天不负有心人,火中取栗,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艰难困苦,艰苦…
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的成语
藏污纳垢,纠缠不清,有长者风
关于学校的拟人的成语
百花争艳,闭月羞花,春风得意,风卷残云,风木含悲,鬼哭狼嚎,鹤立鸡群,烘云托月,狐假虎威,狐朋狗友,虎落平川,花枝招展,狡兔三窟,狼吞虎咽,老马识途,龙争虎斗,明眸善睐,鸟语花香,怒发冲冠,翩若惊鸿,黔驴技穷,柔情绰态,鼠目寸光,鼠窃狗盗,…
古代描写毒品的成语
骨瘦如柴,糊里糊涂,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精神恍惚,神魂颠倒,瘦骨嶙峋,万劫不复,虚度年华,醉生梦死,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描写太阳的景色的成语
电光朝露,发愤图强,翻天覆地,梦幻泡影,日新月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与日俱进,作如是观,一日千里
认真听讲的国学成语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关于森林保护的成语
大树底下好乘凉,枯木逢春,添枝加叶,独木不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