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形容一个人容易入迷的成语(26个)

  • 1、爱屋及乌  [ ài wū jí wū ]

    释义: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 2、发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释义: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3、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4、焚膏继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释义: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5、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6、乐在其中  [ lè zài qí zhōng ]

    释义: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出处:《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7、迷惑不解  [ mí huò bù jiě ]

    释义: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 8、神魂颠倒  [ shén hún diān dǎo ]

    释义: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 9、手不释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 10、书不释手  [ shū bù shì shǒu ]

    释义: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出处:《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 11、五里雾中  [ wǔ lǐ wù zhōng ]

    释义: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 12、宵衣旰食  [ xiāo yī gàn shí ]

    释义: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出处: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 13、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14、执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释义: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军一临,刑兹罔郝,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 15、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16、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释义: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 17、迷离恍惚  [ mí lí huǎng hū ]

    释义: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白,一半却迷离惝恍,摇曳着桐叶的黑影。”

  • 18、莫名其妙  [ mò míng qí miào ]

    释义: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 19、颠三倒四  [ diān sān dǎo sì ]

    释义: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 20、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21、如痴如醉  [ rú chī rú zuì ]

    释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 22、如堕五里雾中  [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 ]

    释义: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出处:《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 23、堕云雾中  [ duò yún wù zhōng ]

    释义: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

  • 24、痴云腻雨  [ chī yún nì yǔ ]

    释义:痴:入迷。形容男女痴迷于情爱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重圆》:“抹月批风随过遣,痴云腻雨无留恋。”

  • 25、走火入魔  [ zǒu huǒ rù mó ]

    释义:走火:过头。对某种事物迷恋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后来妙玉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

  • 26、痴痴迷迷  [ chī chī mí mí ]

    释义:入迷到呆傻的程度,有些执迷不悟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0回:“终日痴痴迷迷,愁眉泪眼。”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 表达一个人老了的成语

    白发苍苍,白首之心,宝刀未老,宝刀不老,迟暮之年,垂暮之年,春归人老,返老还童,鹤发童颜,老当益壮,老态龙钟,老而弥坚,老骥伏枥,两鬓如霜,露往霜来,明日黄花,暮去朝来,七老八十,人老珠黄,岁月如流,雪鬓霜鬟,行将就木,精神矍铄
    阅读:1671次
    2024-06-02 22:33
  • 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的成语

    爱莫能助,点点滴滴,死皮赖脸,望而却步,心肝宝贝,捷足先登
    阅读:3109次
    2024-06-02 22:33
  • 形容对一个人心动的成语

    两心相悦,怦然心动,三心二意,无动于衷,心灰意冷,一刀两断,一见倾心,一往情深,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心不在焉
    阅读:4198次
    2024-06-02 22:33
  • 想要忘掉一个人的成语

    半面不忘,背义忘恩,背恩忘义,不忘母训,不忘故旧,宠辱皆忘,出公忘私,疮好忘痛,从流忘反,得兔忘蹄,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得意忘象,得鱼忘荃,丢三忘四,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废寝忘餐,负义忘恩,负恩忘义,感遇忘身,公尔忘私,公而忘私,贵人多忘事…
    阅读:2343次
    2024-06-02 22:33
  • 很爱一个人伤感的成语

    关怀备至,海誓山盟,情投意合,体贴入微,无微不至,嘘寒问暖
    阅读:4271次
    2024-06-02 22:33
  • 愧对一个人内疚的成语

    卑陬失色,悔恨交加,立足之地,满面羞愧,面有愧色,无立足之地,羞愧难当,一生愧辱,追悔莫及,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于心不安
    阅读:3807次
    2024-06-02 22:33
  • 爱一个人却不敢说出口的成语

    百辞莫辩,无可置辩,有口难言
    阅读:741次
    2024-06-02 22:33
  • 想拒绝一个人的成语

    碍难从命,吃闭门羹,辞富居贫,分甘绝少,拒之门外,拒人于千里之外,拒谏饰非,来者不拒,面目一新,却之不恭,一人耳目,一指蔽目,一新面目,一新耳目,倒打一耙,一叶障目
    阅读:1620次
    2024-06-02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