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释义: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2、瞠目结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释义: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3、触景生情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
释义: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处: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4、触目惊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释义: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5、察言观行 [ chá yán guān xíng ]
释义: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出处: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
6、察颜观色 [ chá yán guān sè ]
释义:观察别人的脸色,以揣摩其心意。
出处:清·唐甄《潜书·食难》:“吾老矣,岂能复俯首于他人之宇下,察颜观色,以求无拂于人,吾不能也。”
7、等闲视之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释义: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8、东张西望 [ dōng zhāng xī wàng ]
释义: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9、洞察秋毫 [ dòng chá qiū háo ]
释义: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0、睹物思人 [ dǔ wù sī rén ]
释义: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唐·裴铏《传奇·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11、耳濡目染 [ ěr rǔ mù rǎn ]
释义: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12、耳闻目睹 [ ěr wén mù dǔ ]
释义: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13、耳闻目见 [ ěr wén mù jiàn ]
释义: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夫信谤之徵,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14、耳听八方 [ ěr tīng bā fāng ]
释义: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6、刮目相看 [ guā mù xiāng kàn ]
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7、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释义: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出处: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18、虎视眈眈 [ hǔ shì dān dān ]
释义: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19、极目远眺 [ jí mù yuǎn tiào ]
释义: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处: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20、见机行事 [ jiàn jī xíng shì ]
释义: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出处:《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21、见景生情 [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
释义: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应变。
出处:元·宫大用《七里滩》第四折:“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22、见风使舵 [ jiàn fēng shǐ duò ]
释义: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23、看风使舵 [ kàn fēng shǐ duò ]
释义: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24、冷眼旁观 [ lěng yǎn páng guān ]
释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出处:宋·朱嘉《朱文公文集续集·一·答黄直卿》:“故其后复申炎所陈,荐举之说,乃是首尾专为王地,冷眼旁观,手足俱露,甚可笑也。”
25、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释义: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26、另眼相看 [ lìng yǎn xiāng kàn ]
释义: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出处:明·无名氏《霞笺记·拆情得喜》:“奴婢蒙娘娘另眼相待,实有冤苦在心。”
27、目不斜视 [ mù bù xié shì ]
释义: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28、怒目而视 [ nù mù ér shì ]
释义: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29、旁观者清 [ páng guān zhě qīng ]
释义: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30、赏心悦目 [ shǎng xīn yuè mù ]
释义: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形容一眼看见的成语(72个)
••阅读 1238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看见就害怕的成语是什么
不知不觉,不知所措,诚惶诚恐,驰魂夺魄,怵目惊心,大惊失色,怛然失色,担惊受怕,道路相告,瞪目结舌,动魄惊心,惶惶不安,魂飞魄散,惊恐万状,惊慌失措,卷帙浩繁,六神无主,毛骨悚然,面如土色,面面相觑,目不暇给,如丧考妣,丧魂失魄,视为畏途,…
形容一眼就看穿的成语
按图索籍,炳如观火,不可捉摸,草蛇灰线,管中窥豹,管窥蠡测,简明扼要,井井有序,了如指掌,目不暇接,目不暇给,盘根错节,深不可测,时隐时现,眼花缭乱,一望而知,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一览无余,有目共睹,超级市场,不得要领,不言而喻,高深莫测,…
形容就像看见了仇人的成语
冤家路窄
形容看见就害怕的成语
不知不觉,不知所措,诚惶诚恐,驰魂夺魄,怵目惊心,大惊失色,怛然失色,担惊受怕,胆战心寒,胆裂魂飞,道路相告,瞪目结舌,动魄惊心,骨寒毛竖,骇人听闻,寒心酸鼻,寒毛卓竖,汗不敢出,汗流浃背,惶恐不安,惶惶不安,魂飞魄散,噤若寒蝉,惊恐万状,…
形容一眼见到就很开心的成语
闭月羞花,不眠之夜,沉鱼落雁,瞠目结舌,得意忘形,耳热眼花,捬操踊跃,狗眼看人低,狗眼看人,刮目相待,刮目相看,豪情逸致,和颜悦色,横眉吐气,忽忽不乐,花容月貌,坏人坏事,欢呼雀跃,欢呼鼓舞,欢喜若狂,欢欣鼓舞,欢天喜地,欢欣若狂,回光返照…
形容饿狼看见肉的成语
虎狼之国,狼餐虎噬
形容什么也没有看见的成语
荡然无存,空空如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牵无挂,一尘不染,一无所有,一穷二白,敦煌变文,两袖清风
形容看见喜欢的东西的成语
唾手可得,垂手可得,垂涎三尺,挤眉弄眼,可望而不可即,可望不可即,力所能及,情不自禁,望尘莫及,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