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2、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3、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释义: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
4、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释义: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5、刻舟求剑 [ kè zhōu qiú jiàn ]
释义: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来龙去脉 [ lái lóng qù mài ]
释义: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出处:明·吾邱瑞《运甓记·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块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7、兔死狗烹 [ tù sǐ gǒu pēng ]
释义: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8、完璧归赵 [ wán bì guī zhào ]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9、五十步笑百步 [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
释义: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0、一箭双雕 [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
释义: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11、欲速则不达 [ yù sù zé bù dá ]
释义: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2、约定俗成 [ yuè dìng sú chéng ]
释义: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出处:《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13、自相矛盾 [ zì xiāng máo dùn ]
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14、醉翁之意不在酒 [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
释义: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出处:宋·欧阳修《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5、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16、画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17、破釜沉舟 [ pò fǔ chén zhōu ]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8、胸无点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释义: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19、功劳汗马 [ gōng láo hàn mǎ ]
释义: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了很大的战功
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子父全忠不到头,功劳汗马一时休。”
20、醉翁之意 [ zuì wēng zhī yì ]
释义:之:的;意:意趣。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1、多种多样 [ duō zhǒng duō yàng ]
释义:多方面,各种各样或有变化
出处: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聊斋》写的人物很多,性格多种多样,故事曲折,引人入胜。”
成语的特点是什么意思智能推荐
- 残缺不全 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 漫天过海 形容没有边际。
- 含含糊糊 含混不清的样子
- 上下求索 结合语境体味语义,长路漫漫,修即是长,也有远的意思,总的说来还是漫漫长路,下句,我将要上上下下的寻求探索,上下,也可以理解为到处之类的意思,屈原要求索的是什么,当然是中兴楚国的道路,所以这两句话也就不难理解,现在一般用“上下而求索”形容努力寻求探索。
- 消磨殆尽 消:就是没了;殆,就是尽的意思,也是消失的意思。整体意思是说随着时间等的流逝原本存在的也消失没有了。
- 百舸争流 百舸争流,百,虚指,舸,船的意思,整个成语意思为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意指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
- 夫复何求 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是:“我不再需要别的什么了,得到这个就足够了”。夫”是句首发语词,无实意。“复”是“再,又,还”的意思。“何”是“什么”。“求”是“追求”。
- 一语成戳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说出一件自己不愿发生的事情,但是却偏偏发生了 也可以理解为“乌鸦嘴” 同 一语成谶(chèn) 指迷信中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一般指一些“凶”事,不吉利的预言
- 滚瓜溜圆 指非常圆,滚圆
- 意思意思 指略表心意或表面是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