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2、惊心动魄 [ jīng xīng dòng pò ]
释义: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3、惊天动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4、随时随地 [ suí shí suí dì ]
释义:①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出处: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5、喜怒哀乐 [ xǐ nù āi lè ]
释义: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出处:《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6、震天动地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释义:震:震动;撼: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7、动地惊天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释义: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8、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释义: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9、轰轰烈烈 [ hōng hōng liè liè ]
释义: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10、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释义: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出处: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11、功垂竹帛 [ gōng chuí zhú bó ]
释义: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12、震天撼地 [ zhèn tiān hàn dì ]
释义: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24回:“这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声浪:‘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惊天动地的这个成语形容(12个)
••阅读 2655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这个社会很现实的成语
百废待举,百般奉承,冰天雪地,不理不睬,残垣断壁,反复无常,高低贵贱,居心叵测,可见一斑,冷言冷语,渺无人烟,女流之辈,拍案惊奇,趋炎附势,人心叵测,人情世故,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世态人情,天寒地冻,炎凉世态,有权有势,不足为奇,人走茶凉,…
这个人不专心的成语
浮光掠影,六神无主,漫不经心,蜻蜓点水,三心二意,心猿意马,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走马观花,心不在焉
描写警察这个职业的成语
为民除害,忠于职守
想离开这个城市的成语
功成身退,背井离乡
形容表现十分生动这个成语
笔底烟花,笔底春风,笔底龙蛇,别具匠心,丑态毕露,传神写照,传神阿堵,辞喻横生,儿女英雄,呼之或出,呼之欲出,画龙点晴,画龙点睛,绘声写影,绘影绘声,绘声绘色,绘声绘形,绘声绘影,活泼天机,活灵活现,活龙活现,活色生香,活神活现,匠心独妙,…
形容这个成语有哪些意思
浮光掠影,囫囵吞枣,一孔之见,一知半解
形容这个人说话没准的成语
颠三倒四,料事如神,未卜先知,先见之明,信口开河,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形容离开这个城市成语
功成身退,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