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伦不类 [ bù lún bù lèi ]
释义: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出处:明·吴炳《疗炉羹·絮影》:“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2、积非成是 [ jī fēi chéng shì ]
释义:积:长期所形成的。长期所形成的谬误,反被认为是正确的。
出处: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3、拾人牙慧 [ shí rén yá huì ]
释义: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4、似懂非懂 [ sì dǒng fēi dǒng ]
释义:好象懂,又好象不懂。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5、似是而非 [ sì shì ér fēi ]
释义: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出处:《庄子·山木》:“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6、叶公好龙 [ yè gōng hào lóng ]
释义: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7、以伪乱真 [ yǐ wěi luàn zhēn ]
释义:把假的混在真的里面,使真假不分。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汉书·王莽赞》云:‘紫色蛙声,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9、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释义: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10、鱼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
释义: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11、以假乱真 [ yǐ jiǎ luàn zhēn ]
释义:以:用;乱:混乱。用假的东西去冒充或混杂真的东西。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12、物各有主 [ wù gè yǒu zhǔ ]
释义:主;主人。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出处:宋·苏轼《赤壁赋》:“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形容像但是又不像的成语(13个)
••阅读 3112
形容像但是又不像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很累但是很开心的成语
汗流满面,精疲力倦,精疲力尽,力尽筋疲,神劳形瘁,师老兵疲,手足重茧,舟车之苦
喜欢他又不敢说的成语
号啕大哭,难于启齿,难以启齿,难言之隐
想爱却又不敢爱的成语
进退两难,进退为难,进退维谷,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相爱又不能在一起的成语
背道而驰,南辕北辙,藕断丝连,如出一辙,适得其反,并驾齐驱
想放弃又不甘心的成语
甘心情愿,死不甘心
心里苦又不能说的成语
哀戚之情,哀天叫地,悲愤填膺,悲痛欲绝,柴毁灭性,触目悲感,触地号天,捶胸顿足,大街小巷,悼心疾首,骨瘦如柴,号天叩地,呼天抢地,魂销目断,积劳成瘁,积劳致疾,藉草枕块,街号巷哭,筋疲力敝,疚心疾首,局地吁天,目断魂销,行号卧泣
我又不是你的谁的成语
恨相知晚,相知恨晚,白头如新,相见恨晚
形容人但是能力差的成语
百思不得其解,百无一用,不以为然,不知自量,不胜其任,不识好歹,才短思涩,大难临头,呆头呆脑,江郎才尽,苦心焦虑,困心衡虑,迷迷糊糊,黔驴技穷,轻虑浅谋,无能为力,一朝之忿,专心一致,不自量力,一事无成,罪大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