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形容说话很有道理的成语(90个)

  • 1、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

    释义: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2、不在话下  [ bù zài huà xià ]

    释义: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四折:“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这且不在话下。”

  • 3、不言而谕  [ bù yán ér yù ]

    释义: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宋·苏轼《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

  • 4、持之有故  [ chí zhī yǒu gù ]

    释义: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 5、阐幽明微  [ chǎn yōu míng wēi ]

    释义: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赖兹刍荛。”

  • 6、词严义密  [ cí yán yì mì ]

    释义: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出处:《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宋朝诸儒所述,皆明白正大,词严义密,无馀蕴。”

  • 7、词言义正  [ cí yán yì zhèng ]

    释义: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8、盗亦有道  [ dào yì yǒu dào ]

    释义: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出处:《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 9、颠扑不磨  [ diān pū bù mó ]

    释义: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同“颠扑不破”。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你不信,试看将来不远的,便应有一个穷源反本、颠扑不磨的定论。”

  • 10、发聋振聩  [ fā lóng zhèn kuì ]

    释义: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 11、放之四海而皆准  [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释义: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出处:《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12、肺腑之言  [ fèi fǔ zhī yán ]

    释义: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出处: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 13、贯穿融会  [ guàn chuān róng huì ]

    释义: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同“贯通融会”。

    出处:清·戴名世《方舟传》;“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会,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

  • 14、贯通融会  [ guàn tōng róng huì ]

    释义: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宋·袁燮《〈象山先生文集〉序》:“自始知学,讲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寝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贯通融会,美在其中,不劳外索。”

  • 15、衡情酌理  [ héng qíng zhuó lǐ ]

    释义: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出处:《宦海》第四回:“这两位师老爷援古证今,衡情酌理的把‘古巴’截去了一个巴字。”

  • 16、简明扼要  [ jiǎn míng é yào ]

    释义: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 17、金玉良言  [ jīn yù liáng yán ]

    释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18、金玉之言  [ jīn yù zhī yán ]

    释义: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19、可想而知  [ kě xiǎng ér zhī ]

    释义: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

    出处:宋·王楙《野客丛书》:“……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壮,可想而知。”

  • 20、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í zhǎng ]

    释义: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 21、理正词直  [ lǐ zhèng cí zhí ]

    释义: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出处:宋·楼钥《答綦君更生论文书》:“心平气和,理正词直,然后为文之体,可以追配古作。”

  • 22、融会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释义: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 23、如堕烟雾  [ rú duò yān wù ]

    释义:形容茫然不得要领或认不清方向。

    出处: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仲祖、刘真长造殷中军谈,谈竟俱载去。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堕其云雾中。’”殷中军指殷浩,字渊源。

  • 24、如指诸掌  [ rú zhǐ zhū zhǎng ]

    释义: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 25、入理切情  [ rù lǐ qiē qíng ]

    释义:指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出处:清·恽敬《与秦省吾》:“侯君妙才,同携游屐,是以逸情远兴,苍莽而来,而入理切情之言,反不能畅也。”

  • 26、顺理成章  [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

    释义: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出处:《朱子全书》:“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

  • 27、神会心融  [ shén huì xīn róng ]

    释义: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明·宋濂《无隐君子东阳陈先生鹿皮子墓志铭》:“余悉屏去传注,独取遗经,精思至四十春秋,一旦神会心融,灼见圣贤之大指。”

  • 28、头头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释义: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出处:《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 29、图穷匕首见  [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 ]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30、微言大义  [ wēi yán dà yì ]

    释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出处: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形容说话很有道理的词语(5个)

  • 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 冰释理顺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 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 毋庸置议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 阐幽显微阐:阐明;幽:幽深。讲明深奥和精微的道理。形容挖掘深,能启发人认识所未能认识的事物。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 形容不用说话行动一致的成语大全

    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阅读:712次
    2024-06-03 04:25
  • 形容说话又臭又硬的成语大全

    半吐半露,半吞半吐,卑鄙无耻,笨嘴笨舌,比手划脚,博大精深,不切实际,不加思索,不声不响,不声不吭,不慌不忙,不知深浅,不识高低,沉默寡言,侈侈不休,词钝意虚,颠三倒四,钝口拙腮,恶声恶气,狗屁不通,含糊不清,罕言寡语,罕譬而喻,毫不犹豫,…
    阅读:2051次
    2024-06-03 04:25
  • 形容说话言辞锋利带舌的成语大全

    唇枪舌剑,舌剑唇枪,针锋相对,嘴尖舌头快
    阅读:3839次
    2024-06-03 04:25
  • 形容人说话不顾他人的成语大全

    固执己见,明哲保身,自私自利,刚愎自用,身轻言微,人微言轻
    阅读:615次
    2024-06-03 04:25
  • 形容说话严厉的成语大全有哪些

    岸然道貌,壁垒森严,不苟言笑,撑眉努眼,词严义正,词言义正,大喝一声,当头棒喝,道貌岸然,恶言厉色,刚直不阿,号令如山,浩然之气,浩气凛然,糊里糊涂,回霜收电,浑浑噩噩,疾言厉色,谨慎小心,侃然正色,口沸目赤,苦药利病,雷动风行,冷若冰霜,…
    阅读:4003次
    2024-06-03 04:25
  • 形容人说话和行动不一致的成语大全

    口是心非,两面三刀,心口不一,言行不一
    阅读:3166次
    2024-06-03 04:25
  • 形容说话抖抖索索的成语大全

    八索九丘,奔车朽索,不加思索,不知所措,吹毛求疵,抖擞精神,抖抖瑟瑟,抖搂精神,反复推敲,费尽心思,腐索奔马,干脆利落,功名利禄,涵泳玩索,绞尽脑汁,惊恐万状,惊慌失措,精神抖擞,枯燥无味,勒索敲诈,利利索索,冥思苦想,冥思苦索,名缰利索,…
    阅读:3036次
    2024-06-03 04:25
  • 形容说话说得婉转动听的成语大全

    笔下留情,缠绵蕴藉,沉默寡言,词不达意,讽一劝百,广譬曲谕,见马克思,经验之谈,九牛二虎之力,慷慨激昂,口若悬河,苦语软言,快刀斩乱麻,伶牙俐齿,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驴唇不对马嘴,妙语连珠,能言善道,能言善辩,能说会道,能言巧辩,旁指曲…
    阅读:1184次
    2024-06-03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