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闲自得 [ ān xián zì dé ]
释义: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2、安闲自在 [ ān xián zì zài ]
释义: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3、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4、独往独来 [ dú wǎng dú lái ]
释义:指行动自由,没有阻碍。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后指单独往来。
出处:《庄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
5、任其自流 [ rèn qí zì liú ]
释义: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6、随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释义:随:任凭;欲:想要。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提心吊胆 [ tí xīn diào dǎn ]
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8、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释义: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9、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释义: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10、逍遥法外 [ xiāo yáo fǎ wài ]
释义: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出处: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11、逍遥自得 [ xiāo yáo zì dé ]
释义: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处:《庄子·让王》:“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2、逍遥自在 [ xiāo yáo zì zài ]
释义: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丈夫运用堂堂,逍遥自在无妨。”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二十四腊,逍遥自在,逢人则喜,见佛不拜。”
13、信手拈来 [ xìn shǒu niān lái ]
释义: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15、优哉游哉 [ yōu zāi yóu zāi ]
释义:指生活悠闲自在。
出处:《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16、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释义: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晋书·隐逸传·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17、自得其乐 [ zì dé qí lè ]
释义: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18、自由泛滥 [ zì yóu fàn làn ]
释义:指某种错误的思想言行没有约束,到处扩散。
出处:邓小平《党的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不能非常严重。”
19、自由放任 [ zì yóu fàng rèn ]
释义:不加约束,任它自由发展。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
20、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释义: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21、听其自流 [ tīng qí zì liú ]
释义: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22、自在逍遥 [ zì zài xiāo yáo ]
释义:逍遥:放任不羁,悠然自得的样子。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出处:金·王丹桂《武陵春·寄乐亭刘嗣昌》词:“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
自由自在的词语有那些(1个)
- 安分守理安于本分,遵守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