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顾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释义: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2、成名成家 [ chéng míng chéng jiā ]
释义:树立名声,成为专家。
出处:《易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3、鸱张门户 [ chī zhāng mén hù ]
释义:树立门户,标榜门庭。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余雅不喜诗坛吟社之说,大概起于前明末年鸱张门户之恶习。”
4、奉为楷模 [ fèng wéi kǎi mó ]
释义:楷:法式;模:模范。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听说刚勇的拳师,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
5、范水模山 [ fàn shuǐ mó shān ]
释义: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处:清·江顺诒《词学集成》第六卷:“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水模山,自诧淡远。”
6、画疆墨守 [ huà jiāng mò shǒu ]
释义: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
出处: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
7、积基树本 [ jī jī shù běn ]
释义: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出处:晋·干宝《晋纪总论》:“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绵也。”
8、开路先锋 [ kāi lù xiān fēng ]
释义: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9、破除迷信 [ pò chú mí xìn ]
释义: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出处: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
10、树碑立传 [ shù bēi lì zhuàn ]
释义:树: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11、树俗立化 [ shù sú lì huà ]
释义:树立风俗教化。
出处:《鹖冠子·王鈇》:“世莫不言树俗立化,彼独河道之行以至于此?”
12、万世师表 [ wàn shì shī biǎo ]
释义: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13、为民请命 [ wèi mín qǐng mìng ]
释义: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汉书·蒯通传》:“西乡为百姓请命。”
14、以身作则 [ yǐ shēn zuò zé ]
释义: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15、著书立说 [ zhù shū lì shuō ]
释义:立:创立、提出;说:主张,学说。从事写作,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16、歌功颂德 [ gē gōng sòng dé ]
释义:歌、颂:颂扬。颂扬功绩和德行。
出处:《史记·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17、革故鼎新 [ gé gù dǐng xīn ]
释义: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18、门户之见 [ mén hù zhī jiàn ]
释义:门户:派别;见:成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
出处:《新唐书·韦云起传》:“今朝廷多山东人,自作门户。”
19、请自隗始 [ qǐng zì wěi shǐ ]
释义:自:从;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出处:《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必欲致士,请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20、与众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释义:跟大家不一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必须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觉有趣。”
21、改朝换代 [ gǎi cháo huàn dài ]
释义: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
出处: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2、抗颜为师 [ kàng yán wéi shī ]
释义: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23、脩辞立诚 [ xiū cí lì chéng ]
释义:原指整顿文教,树立诚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出处:语出《易·乾》:“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疏:“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24、下马作威 [ xià mǎ zuò wēi ]
释义:指官吏到任故意用严法处理下属树立威风。泛指先给对方一点厉害。
出处: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郡,畏其下马作威,吏民竦息。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
25、敢想敢说 [ gǎn xiǎng gǎn shuō ]
释义: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出处:谢觉哉《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敢想、敢说也是一种斗争。首先要和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
26、修身立节 [ xiū shēn lì jié ]
释义: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
出处: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
27、立功立事 [ lì gōng lì shì ]
释义:立:建树。指树立功勋与事业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立功立事,开国称孤。”
28、挟朋树党 [ xié péng shù dǎng ]
释义:朋:互相勾结的同类人。依仗同类,树立党派
出处:南朝·梁·沈约《恩幸传论》:“外无逼主之嫌,内无专用之功,势倾天下,未之或悟,挟朋树党,政以贿成。”
形容坚持树立的成语(36个)
••阅读 2122
形容坚持树立的词语(6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每天都坚持做一件事的成语
不厌其烦,层台累榭,层见叠出,长篇大论,床上安床,错落有致,颠来倒去,迭床架屋,翻来覆去,纷至沓来,架屋迭床,接连不断,来回来去,期期艾艾,日复一日,日甚一日,三番五次,滔滔不绝,一日三复
形容坚持勤奋的成语
屏气凝神,不知肉味,成败在此一举,程门立雪,持之以恒,穿壁引光,刺股读书,滴水穿石,钝学累功,发愤图强,发愤忘食,废寝忘食,分秒必争,焚膏继晷,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鸡鸣而起,坚持不懈,坚苦卓绝,艰苦卓绝,精卫填海,精进不…
形容坚持不下来的成语
百折不回,半上落下,跛鳖千里,持之以恒,狗行狼心,虎头蛇尾,坚持不懈,坚定不移,两头白面,浅尝辄止,失败是成功之母,铁杵磨针,隙穴之窥,小水长流,学贵有恒,一点一滴,有始无终,愚公移山,再接再厉,招架不住,百尺竿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折…
形容坚持自己喜欢的成语
废寝忘食,聚精会神,乐此不疲,乐而忘返,没日没夜,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以夜继朝,专心致志,乐此不彼,嗜此不疲
形容一个人一直坚持做一件事的成语
不可动摇,不拔之志,超世之才,持之以恒,重振旗鼓,出类拔萃,毫不动摇,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上下同心,孜孜不懈,百折不挠,半途而废,坚贞不屈,锲而不舍,推心置腹,知难而退
形容傻傻的坚持的成语
表里不一,大智若愚,人不可貌相
形容一个人坚持了很久的成语
安贫乐道,碧血丹心,跛鳖千里,不敢告劳,不耻最后,程门立雪,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穿壁引光,刺股读书,顶天立地,动心忍性,钝学累功,匪石匪席,废寝忘食,奋不顾身,刚毅木讷,钢筋铁骨,各持己见,攻苦食淡,固执己见,光明磊落,海枯石烂,好学不倦,…
形容难以坚持而倒下的成语
从风而服,大喝一声,倒悬之患,倒戈弃甲,倒冠落佩,倒戢干戈,倒戈卸甲,倒绷孩儿,倒载干戈,颠倒衣裳,风向草偃,风行草偃,风靡一时,风靡一世,妇人之仁,冠履倒施,冠履倒置,冠履倒易,冠屦倒施,岌岌可危,建瓴高屋,居高临下,累卵之危,靡旗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