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释义:分:本分。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处:宋·袁文《翁牖闲评》八:“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2、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释义: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出处: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3、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释义: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礼记·典礼上》:“不苟訾,不苟笑。”
4、错落有致 [ cuò luò yǒu zhì ]
释义: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遍山皆青皮古松,不下数百株,太湖石亦高低错落有致,异鸟飞翔,哢音木杪,真蓬莱仙境也。”
5、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释义:奉:奉行;公:公务。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6、规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释义: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规行矩步,安辞定色。”《晋书·张载传》:“今士循常习故,规行矩步,积阶级,累阀阅,碌碌然以取世资。”
7、举止大方 [ jǔ zhǐ dà fāng ]
释义: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么呢?”
8、轻举妄动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释义: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出处:《韩非子·解老》:“众人之轻弃道理而易忘(妄)举动者,不知其祸福之深大而道阔远若是也。”
9、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释义: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10、循规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释义:循、蹈:遵循,依照。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出处:宋·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11、一本正经 [ yī běn zhèng jīng ]
释义: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百家》:“正经为道义之渊海,子书为增深之川流。”
12、言谈举止 [ yán tán jǔ zhǐ ]
释义: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出处:清·黄宗羲《陈母沈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13、雍容大雅 [ yōng róng dà yǎ ]
释义: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闲雅”。
出处: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快走,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会显出轻灵飘洒;慢走,又显出雍容大雅。”
14、正襟危坐 [ zhèng jīn wēi zuò ]
释义: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15、郑重其事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释义: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16、正经八百 [ zhèng jīng bā bǎi ]
释义: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出处: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17、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释义: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18、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释义: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19、堂堂正正 [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
释义: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20、蹈矩循规 [ dǎo jǔ xún guī ]
释义:指遵守规矩。
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格天》:“积善存仁,蹈矩循规太古民。”
21、哭丧着脸 [ kū sāng zhe liǎn ]
释义: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22、老成持重 [ lǎo chéng chí zhòng ]
释义: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出处:清·魏善伯《留侯论》:“而老成持重,坐靡岁月,终于无成者,不可胜数。”
23、落落大方 [ luò luò dà fāng ]
释义: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24、雍容闲雅 [ yōng róng xián yǎ ]
释义:指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
25、规规矩矩 [ guī guī jǔ jǔ ]
释义: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
26、错落参差 [ cuò luò cēn cī ]
释义:错落:错杂;参差:长短不齐。形容错杂不齐
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乃未及半圈,而前者忽后,后者忽前,错落参差,捉摸不定,使人目眩神骇。”
27、义正言辞 [ yì zhèng yán cí ]
释义:理由正当,言辞严肃。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28、平平常常 [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
释义: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形容表现得很庄重很规矩的成语(29个)
••阅读 2782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画画画得很传神的成语大全
活灵活现,活龙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形容写作业写得很久的成语大全
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形容让人觉得很美环境的成语大全
百花争妍,百花争艳,傍花随柳,草长莺飞,齿牙春色,吹箫乞食,春华秋实,春和景明,春光明媚,春山如笑,春意阑珊,春暖花开,春树暮云,春深似海,春晖寸草,春意盎然,春寒料峭,春蚓秋蛇,春色满园,春色撩人,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生秋杀,春花秋月,…
形容两个人走得很近的成语大全
背道而驰,近在咫尺,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咫尺天涯,物极必反
形容吃得很豪华的成语大全
八珍玉食,佳肴美馔,龙生九子,美味佳肴,山珍海胥,山珍海错,饕餮盛宴
形容太度庄重严肃的成语大全
岸然道貌,壁垒森严,不苟言笑,词严义正,辞严义正,辞严意正,道貌岸然,吊儿郎当,掉以轻心,端端正正,敷衍了事,刚直不阿,苟且偷生,光彩夺目,号令如山,浩然之气,浩气凛然,糊里糊涂,浑浑噩噩,戟指怒目,谨慎小心,侃然正色,冷若冰霜,敛容屏气,…
形容自以为说得很对的成语大全
不伏烧埋,高傲自大,高自期许,高自标置,固执己见,故作姿态,好为人师,骄傲自大,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南辕北辙,善游者溺,师心自是,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自以为然,自得其乐,自行其是,摆老资格,自鸣得意,班门弄斧,不自量力,…
形容五月天变得很快的成语大全
罢战息兵,放牛归马,封刀挂剑,功德圆满,鸣金收兵,天下无敌,偃武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