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发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释义: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2、百步穿杨 [ bǎi bù chuān yáng ]
释义: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出处:《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3、百伶百俐 [ bǎi líng bǎi lì ]
释义: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出处:明·马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女工针指,却也百伶百俐;只是心有些狠素。”
4、班门弄斧 [ bān mén nòng fǔ ]
释义: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5、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释义: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6、布鼓雷门 [ bù gǔ léi mén ]
释义:布鼓:布蒙的鼓;雷门:古代浙江会稽的城门名。在雷门前击布鼓。比喻在能手面前卖弄本领。
出处:《汉书·王尊传》:“毋持布鼓过雷门。”
7、八仙过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释义: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8、辨日炎凉 [ biàn rì yán liáng ]
释义: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兒童的聪明早慧。
出处:《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兒辩斗。问其故,……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9、别具慧眼 [ bié jù huì yǎn ]
释义:慧:聪明,有才智。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出处:宋·叶寘《爱日斋丛钞》:“(杨万里)又有《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10、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释义: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11、藏器待时 [ cáng qì dài shí ]
释义: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学好本领,等待施展的机会。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2、踔绝之能 [ chuō jué zhī néng ]
释义: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
出处:《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13、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释义: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4、聪明绝世 [ cōng míng jué shì ]
释义:聪明到了极点,无人能与之相比。
出处:《画学·画中人》:“为人孤峭,寡言语,不轻与人交接,而聪明绝世,至于词曲及笙笛箫管之属,咸能通习。”
15、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
释义: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16、大显身手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释义: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17、大显神通 [ dà xiǎn shén tōng ]
释义: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九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18、待时而动 [ dài shí ér dòng ]
释义: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9、颠乾倒坤 [ diān qiān dǎo kūn ]
释义: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我平生有个癖见,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龙跳虎踞的精神,颠乾倒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20、点头会意 [ diǎn tóu huì yì ]
释义:①形容机灵乖觉。②表示允可、赞许。
出处:《水浒传》第七二回:“柴进唤燕青,附耳低言:‘你与我如此如此。’燕青是个点头会意的人,不必细问,火急下楼。”
21、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释义: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22、福慧双修 [ fú huì shuāng xiū ]
释义:指既有福,又聪明。
出处:唐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23、钢筋铁骨 [ gāng jīng tiě gǔ ]
释义: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出处: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24、好汉不吃眼前亏 [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 ]
释义: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25、恢恢有余 [ huī huī yǒu yú ]
释义:恢恢:形容宽广。薄薄的刀刃插入骨节间,仍觉宽广,还有回旋余地。常形容本领大,技巧高,处理问题毫不费力。
出处:《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6、慧心妙舌 [ huì xīn miào shé ]
释义: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27、慧心巧思 [ huì xīn qiǎo sī ]
释义:聪明的心地,精巧的构思。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种技艺精巧,别出心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炀帝与萧后看了一会,说道:‘妃子慧心巧思,可谓出神入化矣!’”
28、将遇良材 [ jiàng yù liáng cái ]
释义:良材:本领高的人。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29、锦心绣肠 [ jǐn xīn xiù cháng ]
释义:形容文思优美,聪明有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闻之异乡公子如此形状,必是个浪荡之徒,便有锦心绣肠,谁人信他,谁人请他。”
30、精明强干 [ jīng míng qiáng gàn ]
释义: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承辉这个人,甚是精明强干。”
形容人本领方面的成语(115个)
••阅读 1308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各有本领的成语
百伶百俐,辨日炎凉,别具慧眼,冰雪聪明,布鼓雷门,才华横溢,才高八斗,藏器待时,聪明一世,聪明伶俐,聪明绝世,聪明正直,踔绝之能,大显身手,大显神通,点头会意,颠乾倒坤,颠倒乾坤,翻天覆地,福慧双修,钢筋铁骨,各显神通,鬼斧神工,好汉不吃眼…
形容内容很全面的成语
傍观者清,包罗万象,不屑一顾,瞠目结舌,触目惊心,道听途说,得全要领,东张西望,儿女英雄,飞禽走兽,各式各样,顾影自怜,顾彼失此,管中窥豹,观凤一羽,贯通融会,贯穿融会,骇人听闻,横从穿贯,虎视眈眈,极目远眺,计功量罪,兼权尚计,见其一未见…
形容外面的景色美好的成语
傲雪凌霜,傲霜斗雪,傲雪欺霜,白屋寒门,百花争艳,百花齐放,傍花随柳,碧海青天,冰天雪窑,草长莺飞,姹紫嫣红,蝉不知雪,倡条冶叶,尺树寸泓,齿牙春色,重峦叠嶂,出水芙蓉,吹箫乞食,唇亡齿寒,春兰秋菊,春光漏泄,春华秋实,春和景明,春光明媚,…
形容一个人看人不要只看表面的成语
白往黑归,管中窥豹,囫囵吞枣,蠡测管窥,两豆塞耳,盲人摸象,目光如豆,南风不竞,人不可貌相,时见一斑,一知半解,以偏概全,以管窥天,以蠡测海,知其一不知其二,众盲摸象,自私自利,断章取义,瞎子摸象,一叶障目,自以为是
形容两人没见过面的成语
久别重逢,素不相识,素未谋面
形容两只猫相斗的场面的成语
大打出手,惊心动魄,不相上下
形容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的成语
一举两全,一矢双穿,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形容后面的人赶超你的成语
拔山盖世,拔山超海,不越雷池,超今绝古,超世之才,超今冠古,超凡入圣,超前绝后,超然迈伦,超凡出世,超群越辈,超迈绝伦,出世超凡,荡检逾闲,奋起直追,简傲绝俗,扛鼎抃牛,力争上游,迈古超今,入圣超凡,挟山超海,逸辈殊伦,迎头赶上,逾闲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