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触目恸心 [ chù mù tòng xīn ]- 释义: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 出处: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 3、干啼湿哭 [ gàn tí shī kū ]- 释义: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 出处:《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 4、号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释义: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 出处:《周易·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 5、嚎天喊地 [ háo tiān hǎn dì ]- 释义: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 出处:《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 6、呼天号地 [ hū tiān hào dì ]- 释义: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亦作“呼天叫地”。 -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 7、哭天喊地 [ kū tiān hǎn dì ]- 释义: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 出处: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 8、泪流满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释义: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 9、谋图不轨 [ móu tú bù guǐ ]- 释义: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 - 出处:《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 10、声泪俱下 [ shēng lèi jù xià ]- 释义: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 11、神号鬼泣 [ shén hào guǐ qì ]- 释义: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 出处:陈毅《满江红·黄金海岸》词:“尽是黄金,这海岸,摩天壁立。任掠夺,大洋风雨,神号鬼泣。” 
- 12、神嚎鬼哭 [ shén háo guǐ kū ]- 释义: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同“神号鬼哭”。 -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 13、啼啼哭哭 [ tí tí kū kū ]- 释义:哭泣不止。 -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只见许多男女,啼啼哭哭,在街上过。” 
- 14、啼天哭地 [ tí tiān kū dì ]- 释义: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 出处: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 15、涕泗交颐 [ tì sì jiāo yí ]- 释义:眼泪鼻涕流满脸颊。形容哀恸哭泣。 - 出处:宋·陈亮《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男抛未下,女失所依。矧姑钟爱,涕泗交颐。” 
- 16、涕泗流涟 [ tì sì liú lián ]- 释义: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 17、向隅而泣 [ xiàng yú ér qì ]- 释义:向:对着;隅:墙角;泣:小声地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饭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18、西台痛哭 [ xī tái tòng kū ]- 释义: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 出处:柳弃疾《怀人诗》之四:“西台痛哭谢晞发,眢井沉书郑亿翁。” 
- 19、枕戈泣血 [ zhěn gē qì xuè ]- 释义: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 21、长歌当哭 [ cháng gē dàng kū ]- 释义: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 出处:汉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 22、抽抽搭搭 [ chōu chōu dā dā ]- 释义:形容抵声哭泣。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 23、穷途之哭 [ qióng tú zhī kū ]- 释义: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 出处:《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 24、泣血稽颡 [ qì xuè jī sǎng ]- 释义: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 出处:巴金《家》:“虽然讣闻上说过‘寝苫枕块’,‘泣血稽颡’的话,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来答礼。” 
- 25、鬼哭神嚎 [ guǐ kū shén háo ]- 释义: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 26、擂天倒地 [ léi tiān dǎo dì ]- 释义: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江老夫妻女儿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 
- 27、死声淘气 [ sǐ shēng táo qì ]- 释义:大声嘶喊、哭叫。同“死声咷气”。 - 出处:明·冯惟敏《醉太平·李中麓醉归堂夜话》曲:“死声淘气叫皇天,老天公不管。” 
- 28、鬼哭神愁 [ guǐ kū shén chóu ]- 释义:形容惊恐忧愁。 -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花·释愤》:“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权势倾朝。手指一挥,两班里鸟惊鱼骇;眉头半锁,满朝中鬼哭神愁。” 
- 29、鬼哭天愁 [ guǐ kū tiān chóu ]- 释义:形容悲惨凄凉。 - 出处:高旭《五月十九日和巢南韵即寄越中》:“鬼哭天愁冷雨斜,黄龙晋酒恨徒赊。” 
- 30、鬼泣神嚎 [ guǐ qì shén háo ]- 释义:形容哭叫悲惨凄厉。同“鬼哭神号”。 - 出处:清·陈梦雷《行路难》诗:“江淮南北化为鱼,鬼泣神嚎天暗黑。” 
唱歌流泪成语来形容(33个)
••阅读 4723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关于喜爱唱歌的成语
荡气回肠,鸾凤和鸣,绕梁三日,婉转悠扬,娓娓动听,燕语莺呼,抑扬顿挫,余味无穷,余音绕梁,余音缭绕,余音袅袅,珠圆玉润
小说里的成语描写人唱歌难听
鬼哭狼号,鬼哭狼嚎,魂飞魄散,神差鬼使,撕心裂肺
感动得流泪的爱情成语
感恩怀德,感极涕零,感激涕泗,感激流涕,感激涕零,泪如雨下,泪眼汪汪,热泪盈眶,潸然泪下,涕泗交流,涕泗横流,涕泗交下,涕泗交颐,涕泪交下,涕泪交加,涕泪交集,涕泪交零,涕泪交流,涕零如雨,感恩图报
关于早上唱歌的成语
荡气回肠,鸾凤和鸣,绕梁三日,婉转悠扬,娓娓动听,燕语莺呼,抑扬顿挫,余味无穷,余音绕梁,余音缭绕,余音袅袅,珠圆玉润
形容男生唱歌好的成语
声如洪钟,抑扬顿挫,字正腔圆
描写女人流泪的成语
抽抽噎噎,抽抽搭搭,椎心饮泣,大放悲声,鬼哭神嚎,号啕大哭,见哭兴悲,哭天抹泪,哭哭啼啼,哭笑不得,泪如雨下,泪流满面,泪如泉涌,梨花带雨,牛衣对泣,泣下沾襟,泣不成声,泣不可仰,热泪盈眶,如泣如诉,潸然泪下,声泪俱下,涕泗流涟,涕泗滂沱,…
讽刺唱歌难听的成语
不绝如缕,荡气回肠,繁弦急管,铿锵有力,靡靡之音,曲高和寡,绕梁三日,若即若离,虚无飘渺,阳春白雪,一唱三叹,抑扬顿挫,余音绕梁,震耳欲聋,珠落玉盘,高山流水,响遏行云
描写唱歌时神态的成语
唉声叹气,昂首挺胸,跋前踬后,白发苍苍,白日做梦,百听不厌,百无聊赖,百辞莫辩,百身莫赎,半信半疑,抱头痛哭,闭门思过,不可捉摸,不可揆度,不可究诘,不可磨灭,不可言状,不可言传,不可言喻,不可言宣,不堪其忧,不得而知,不得已而求其次,不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