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可限量 [ bù kě xiàn liàng ]
释义: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
2、抱负不凡 [ bào fù bù fán ]
释义: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出处: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3、步月登云 [ bù yuè dēng yún ]
释义: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出处: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4、才疏意广 [ cái shū yì guǎng ]
释义: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5、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6、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释义: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7、材剧志大 [ cái jù zhì dà ]
释义:指才智多,志向大。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8、材疏志大 [ cái shū zhì dà ]
释义:指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有时用为谦词。
出处:宋·陆游《大风登城诗》:“材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9、大节不夺 [ dà jié bù duó ]
释义: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0、大谋不谋 [ dà móu bù móu ]
释义:具有远大谋略的人,表面上好像看不出谋略。
出处:《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11、蹈厉之志 [ dǎo lì zhī zhì ]
释义: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12、道不同不相为谋 [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
释义: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13、登高望远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14、栋梁之材 [ dòng liáng zhī cái ]
释义: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15、斗志昂扬 [ dòu zhì áng yáng ]
释义: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16、德輶如毛 [ dé yóu rú máo ]
释义:德轻得象羽毛一样。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出处:《诗·大雅·丞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17、德輶如羽 [ dé yóu rú yǔ ]
释义: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同“德輶如毛”。
出处:晋·张华《励志诗》之三:“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
18、道不相谋 [ dào bù xiāng móu ]
释义: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19、发扬蹈厉 [ fā yáng dǎo lì ]
释义: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出处:《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20、非池中物 [ fēi chí zhōng wù ]
释义: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21、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释义: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22、奋发有为 [ fèn fā yǒu wéi ]
释义: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23、风云之志 [ fēng yún zhī zhì ]
释义: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出处: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24、扶摇直上 [ fú yáo zhí shàng ]
释义: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出处:《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5、富贵不能淫 [ fù guì bù néng yín ]
释义: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6、服牛乘马 [ fú niú chéng mǎ ]
释义:役使牛马驾车。
出处:《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27、改操易节 [ gǎi cāo yì jié ]
释义: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出处:《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28、改节易操 [ gǎi jié yì cāo ]
释义: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出处:明·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29、高飞远翔 [ gāo fēi yuǎn xiáng ]
释义: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30、高顾遐视 [ gāo gù xiá shì ]
释义:向高远处看。意谓志向高远,傲视流俗。
出处:明·方孝孺《答俞敬德书》:“某鄙朴戆讷,言行不能及古人,器识不足以达时务,然守愚,孑然莫与,徒望望然高顾遐视而不合于时,此固流俗之所笑且讪,士君子之所不敢自是者也。”
形容人物有志向的词语有(6个)
- 匹夫不可夺志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 奋飞横绝绝:越。鸟儿振翅高飞,横空绝远。比喻人奋发有为,志向远大。
- 得輶如毛輶:轻。德行轻得如同羽毛一般。指实行仁政并不困难,而在于其是否有志向。
- 才清志高清:清明,聪明伶俐。既聪明又有才能,也有高远的志向。
- 鄙薄之志鄙薄:浅陋、微薄;志:志向。指微小的志向。多用作谦词。
- 风尘之志风尘:比喻纷乱或污浊的生活,旧指仕宦。指作官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