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天白日 [ dà tiān bái rì ]- 释义:白天。强调跟暮夜黑暗对照。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大天白日人来人往,你就在这里也不方便。” 
- 2、峰回路转 [ fēng huí lù zhuǎn ]- 释义: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3、更深人静 [ gēng shēn rén jìng ]- 释义: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师曰:‘更深人静,共伊商量。’” 
- 4、黑灯瞎火 [ hēi dēng xiā huǒ ]- 释义:形容黑暗没有灯光。 - 出处: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呵,你这个时候,走什么,黑灯瞎火的。” 
- 6、黑灯下火 [ hēi dēng xià huǒ ]- 释义: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 出处:老舍《骆驼样子》十二:“你始终也没进去。黑灯下火的教鞭教我和太太瞎抓。” 
- 7、鸡犬不宁 [ jī quǎn bù níng ]- 释义: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 出处: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8、南柯一梦 [ nán kē yī mèng ]- 释义: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 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9、漆黑一团 [ qī hēi yī tuán ]- 释义: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 10、青天白日 [ qīng tiān bái rì ]- 释义: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 11、清夜扪心 [ qīng yè mén xīn ]- 释义:清:清静;扪:按摸。指深夜不眠,进行反省。 - 出处: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明·茅维《闹门神》:“倘清夜扪心,原无芥蒂。” 
- 12、人声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释义: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 13、三更半夜 [ sān gēng bàn yè ]- 释义: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 出处:《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14、深更半夜 [ shēn gēng bàn yè ]- 释义:指深夜。 - 出处: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 15、万家灯火 [ wàn jiā dēng huǒ ]- 释义: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 出处: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 16、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释义: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17、万籁无声 [ wàn lài wú shēng ]- 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 18、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释义: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公曰:‘鸦去无声,又何言闻?’”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 19、夜长梦多 [ yè cháng mèng duō ]- 释义: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 - 出处:清·吕留良《家训真迹》:“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巩将来有意外,奈何?” 
- 20、夜静更阑 [ yè jìng gēng lán ]- 释义:阑:尽。无声无息的深夜。 -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 
- 21、夜静更深 [ yè jìng gēng shēn ]- 释义:无声无息的深夜。 -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现如今是阿谁,忙出去问真实,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 
- 22、一团漆黑 [ yī tuán qī hēi ]- 释义: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 出处: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 23、月白风清 [ yuè bái fēng qīng ]- 释义: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 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 24、月黑风高 [ yuè hēi fēng gāo ]- 释义: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 出处: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 25、月落星沉 [ yuè luò xīng chén ]- 释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 - 出处:五代蜀·韦庄《酒泉子》词:“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 26、月明千里 [ yuè míng qiān lǐ ]- 释义: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 出处: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 27、柳暗花遮 [ liǔ àn huā zhē ]- 释义: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 出处:元·吴昌龄《端正好·美妓》套曲:“漏永更长烛影香,柳暗花遮曙色分。” 
- 28、醍醐灌顶 [ tí hú guàn dǐng ]- 释义: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 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 29、黑更半夜 [ hēi gēng bàn yè ]- 释义:指深夜。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忘八羔子!” 
- 30、黄卷青灯 [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 ]- 释义: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 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 
形容半夜睡醒的成语(42个)
••阅读 3950
形容半夜睡醒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突然很清醒的成语
半梦半醒,不明事理,大是大非,洞洞惺惺,发瞽振聋,糊里糊涂,恍然大悟,回光返照,浑浑沌沌,豁然开朗,豁达先生,假痴不癫,勒马悬崖,吕端大事不糊涂,茅塞顿开,如梦如醉,如梦如痴,如梦方醒,如痴如梦,如醉如梦,睡眼惺忪,醍醐灌顶,悬崖勒马,一痴…
一个人突然清醒的成语
恍然大悟,回光返照,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如梦方醒,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让人头脑清醒的成语
半梦半醒,恍然大悟,浑浑沌沌,豁然大悟,假痴不癫,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如梦如醉,如痴如梦,如醉如梦,随俗浮沉,镇定自若,众醉独醒,三十六计
描写清晨刚睡醒的成语
秉烛待旦,朝成暮徧,旦夕之间,旦暮入地,冬温夏凊,匪伊朝夕,凤鸣朝阳,花朝月夜,花朝月夕,花辰月夕,昏定晨省,良辰美景,寥若晨星,暮鼓晨钟,暮爨朝舂,难以预料,人生如朝露,身先朝露,生气勃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危在旦夕,温凊定省,无微不至…
形容梦里哭醒的成语
嚎啕大哭,情不自禁
形容从梦中哭醒的成语
嚎啕大哭,情不自禁
形容梦中哭醒的成语
嚎啕大哭,情不自禁
比喻头脑清醒的成语
半梦半醒,笨头笨脑,耳聪目明,恍然大悟,昏头昏脑,昏聩胡涂,浑浑沌沌,豁然大悟,随俗浮沉,心开目明,心明眼亮,众醉独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