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形容讲话的成语好(92个)

  • 1、拨乱反正  [ bō luàn fǎn zhèng ]

    释义: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 2、不露锋芒  [ bù lù fēng máng ]

    释义: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 3、出言成章  [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

    释义: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 4、刍荛之言  [ chú ráo zhī yán ]

    释义: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5、大辩若讷  [ dà biàn ruò nè ]

    释义: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6、独到之处  [ dú dào zhī chù ]

    释义: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出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 7、独树一帜  [ dú shù yī zhì ]

    释义: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 8、对症下药  [ duì zhèng xià yào ]

    释义: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9、多言繁称  [ duō yán fán chēng ]

    释义: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出处:《韩非子·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 10、分条析理  [ fēn tiáo xī lǐ ]

    释义: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守亮既至,卫公初见,未之敬。及与言论,分条析理,出没幽赜,公凡欲质疑,亮已演其意,公大惊,不觉前席。”

  • 11、纲举目张  [ gāng jǔ mù zhāng ]

    释义: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 12、豪情壮志  [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

    释义: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 13、花香鸟语  [ huā xiāng niǎo yǔ ]

    释义: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 14、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15、合情合理  [ hé qíng hé lǐ ]

    释义:符合情理。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 16、画龙点晴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释义: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17、会道能说  [ huì dào néng shuō ]

    释义: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 18、缄口结舌  [ jiān kǒu jié shé ]

    释义: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出处:汉·王充《潜夫论》:“智士所以钳口结舌。”

  • 19、结结巴巴  [ jiē jiē bā bā ]

    释义: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 20、金人缄口  [ jīn rén jiān kǒu ]

    释义:金人:铜制的人。缄口:封嘴,指缄默不言。铜人闭口不讲话。形容言词谨慎。亦作“金人三缄”。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第三卷:“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21、金人三缄  [ jīn rén sān jiān ]

    释义: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 22、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释义: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 23、口齿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释义: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 24、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释义: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出处:《宋史·赵普传》:“忠言苦口,三复来奏。”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这个是老婆心。’”

  • 25、铿锵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释义: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 26、口如悬河  [ kǒu rú xuán hé ]

    释义: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出处: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七卷:“德称口如悬河,宾主颇也得合。”

  • 27、理屈词穷  [ lǐ qū cí qióng ]

    释义: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 28、廉洁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释义:廉直不贪,忠诚履行公职。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 29、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释义: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 30、旁征博引  [ páng zhēng bó yǐn ]

    释义: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出处: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侧。 清·王韬《淞隐漫录·红芸别墅》

形容讲话的词语好(2个)

  • 浅显易懂浅显:浅近明显。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
  • 身亡命殒身、命:生命;亡、殒:死亡。指人死亡。

扩展阅读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 形容讲话好的成语

    搬唇弄舌,闭口不谈,不露锋芒,抽丝剥茧,出口成章,刍荛之言,大辩若讷,独到之处,独树一帜,多言繁称,纲举目张,恭恭敬敬,恭默守静,豪情壮志,画龙点晴,画龙点睛,花香鸟语,会道能说,缄口结舌,结结巴巴,结舌钳口,金人三缄,金人缄口,铿锵有力,…
    阅读:470次
    2025-04-04 11:44
  • 形容讲话生动的成语

    笔底烟花,笔底春风,笔底龙蛇,辩口利舌,丑态毕露,传神阿堵,辞喻横生,反败为胜,后来居上,呼之欲出,画龙点晴,画龙点睛,绘影绘声,绘声绘色,绘声绘影,活灵活现,活龙活现,活神活现,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扣人心弦,夸多斗靡,令人喷饭,论议风生,…
    阅读:3514次
    2025-04-04 11:44
  • 带舌的成语形容很多人讲话

    百舌之声,搬唇递舌,恶意中伤,各不相让,鼓唇弄舌,乖嘴蜜舌,胡言乱语,豁口截舌,金口木舌,金舌弊口,酒入舌出,口干舌燥,口齿伶俐,两面二舌,能说会道,弄口鸣舌,贫嘴薄舌,七嘴八舌,巧舌如簧,轻嘴薄舌,人多嘴杂,人多口杂,三寸之舌,三寸不烂之…
    阅读:4305次
    2025-04-04 11:44
  • 形容很多人讲话填入带舌的成语

    百舌之声,搬唇递舌,恶意中伤,各不相让,鼓唇弄舌,乖嘴蜜舌,胡言乱语,豁口截舌,金口木舌,金舌弊口,酒入舌出,口干舌燥,口齿伶俐,两面二舌,能说会道,弄口鸣舌,贫嘴薄舌,七嘴八舌,巧舌如簧,轻嘴薄舌,人多嘴杂,人多口杂,三寸之舌,三寸不烂之…
    阅读:2121次
    2025-04-04 11:44
  • 形容讲话讲得停不下来的成语

    不切实际,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儿女英雄,番来覆去,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夸夸而谈,唠唠叨叨,理直气壮,没完没了,妙语连珠,能言善辩,弃本逐末,滔滔不竭,滔滔不绝,下阪走丸,絮絮叨叨,悬河泻水,拖泥带水,喋喋不休,连续不断
    阅读:4426次
    2025-04-04 11:44
  • 形容讲话顺畅的成语

    笔酣墨饱,对答如流,儿女英雄,风驰电掣,驾轻就熟,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理直气壮,理屈词穷,淋漓尽致,伶牙俐齿,满舌生花,妙语连珠,能言善道,能言快说,能说会道,巧舌如簧,三寸之舌,滔滔不绝,痛痛快快,头头是道,哑口无言,应答如流,有条不紊,…
    阅读:731次
    2025-04-04 11:44
  • 形容一个人的讲话讲得好的成语

    辨若悬河,辨如悬河,不切实际,层出不穷,超凡入圣,叱石成羊,出口成章,出言有章,出言成章,出语成章,词不达意,粗制滥造,大公至正,大庭广众,点睛之笔,独一无二,独具匠心,儿女英雄,反败为胜,风趣横生,好语似珠,好语如珠,后来居上,画龙点睛,…
    阅读:1133次
    2025-04-04 11:44
  • 形容讲话口吃的成语

    沉毅寡言,诚惶诚恐,词不逮理,大惊失色,怛然失色,担惊受怕,胆战心寒,胆裂魂飞,点手划脚,骨寒毛竖,骇人听闻,寒毛卓竖,汗不敢出,惶恐不安,惶惶不安,魂飞魄散,加油加醋,噤若寒蝉,井然有条,惊恐万状,九鼎不足为重,口吐珠玑,量枘制凿,绵言细…
    阅读:671次
    2025-04-04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