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鞍马劳顿 [ ān mǎ láo dùn ]
释义: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2、筋疲力尽 [ jīn pí lì jìn ]
释义: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3、精神抖擞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释义:抖擞:振动,引伸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4、精神焕发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释义: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觉丹田火热,精神焕发。”
5、精疲力尽 [ jīng pí lì jìn ]
释义: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6、力尽筋疲 [ lì jìn jīn pí ]
释义: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7、劳形苦心 [ láo xíng kǔ xīn ]
释义:身体疲劳,精神困乏。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非攻》:“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
8、人仰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释义: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9、身心交瘁 [ shēn xīng jiāo cuì ]
释义: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
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 谭鑫培的“绝唱”》:“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间,与世长辞。”
10、舟车劳顿 [ zhōu chē láo dùn ]
释义: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出处: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11、精疲力竭 [ jīng pí lì jié ]
释义: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出处:宋·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卷二·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12、疲惫不堪 [ pí bèi bù kān ]
释义:疲惫:极度疲乏;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13、人困马乏 [ rén kùn mǎ fá ]
释义: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14、心力交瘁 [ xīn lì jiāo cuì ]
释义:交:一齐,同时;瘁:疲劳。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
形容减轻疲劳的成语(15个)
••阅读 4755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没有一点力气形容很疲劳是什么成语
费尽心思,货真价实,筋疲力竭,筋疲力尽,精疲力竭,精疲力尽,力尽筋疲,盘古开天地,疲惫不堪,人仰马翻,人困马乏,舍命陪君子,身心交瘁,声嘶力竭,心力交瘁,有气无力
疲劳顿时消失了的成语来形容
精神焕发
形容劳累疲劳的四字成语
长年累月,长途跋涉,风尘仆仆,筋疲力尽,精疲力竭,披星戴月,疲乏不堪,疲惫不堪,人困马乏,身心交瘁,身心交病,一病不起,与世长辞,积劳成疾
形容减轻压力大的成语
爱憎分明,不偏不倚,不可动摇,不屈不挠,不愧不怍,不敢旁骛,不遗余力,不避艰险,不顾一切,成人之美,成仁取义,持之以恒,冲锋陷阵,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从容就义,大义灭亲,大度豁达,打抱不平,吊民伐罪,断头将军,发奸擿伏,犯而不校,废寝忘食,…
形容很疲劳的四字成语
鞍马劳顿,精疲力竭,劳形苦心,疲惫不堪,人困马乏,身心交瘁,心力交瘁,舟车劳顿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成语
货真价实,筋疲力竭,筋疲力尽,精疲力竭,精神抖擞,精疲力尽,力尽筋疲,盘古开天地,疲惫不堪,人仰马翻,人困马乏,舍命陪君子,身心交瘁,声嘶力竭,心力交瘁,有气无力
形容身体很疲劳的两字成语
日夜兼程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的成语
费尽心思,货真价实,筋疲力竭,筋疲力尽,精疲力竭,精神抖擞,精疲力尽,力尽筋疲,盘古开天地,疲惫不堪,人仰马翻,人困马乏,舍命陪君子,身心交瘁,声嘶力竭,心力交瘁,有气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