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闭目塞听 [ bì mù sè tīng ]
释义: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2、不寒而栗 [ bù hán ér lì ]
释义:栗:畏惧,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滑民佐吏为治。”
3、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ò ]
释义: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4、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释义: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出处:宋·朱熹《中庸章句》题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5、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6、不知天高地厚 [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 ]
释义: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出处:《庄子·让王》:“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7、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8、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9、此地无银三百两 [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
释义: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出处: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10、打草惊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11、大获全胜 [ dà huò quán shèng ]
释义: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成沙场之鬼……梁家大获全胜。”
12、大言不惭 [ dà yán bù cán ]
释义: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13、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释义: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15、调虎离山 [ diào hǔ lí shān ]
释义: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16、东施效颦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释义: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17、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释义: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出处: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
18、多此一举 [ duō cǐ yī jǔ ]
释义: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出处:清·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19、放虎归山 [ fàng hǔ guī shān ]
释义: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出处: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璋遣法正迎刘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
20、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释义: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1、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释义: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22、风土人情 [ fēng tú rén qíng ]
释义: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出处: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23、负荆请罪 [ fù jīng qǐng zuì ]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4、蜂拥而至 [ fēng yōng ér zhì ]
释义: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26、苟且偷安 [ gǒu qiě tōu ān ]
释义: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十回:“做大员的这样苟且偷安,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
27、寒来暑往 [ hán lái shǔ wǎng ]
释义: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28、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释义: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29、后来居上 [ hòu lái jū shàng ]
释义: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30、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释义: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有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200个)
••阅读 4983
有教育意义的词语故事(5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没志向的成语大全故事
发奋图强,苦身焦思,励精图治,忍辱负重,同心协力,卧薪尝胆,报仇雪耻
形容没有教育好孩子的成语大全
不可教训,不教之教,晨钟暮鼓,滴水穿石,讽一劝百,改过自新,娇生惯养,卷土重来,累教不改,力争上游,励精图治,良药苦口,屡教不改,破釜沉舟,前车之鉴,勤能补拙,事在人为,痛改前非,闻鸡起舞,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一般见识,易子而教,有志竟成,…
形容死得其所有意义的成语大全
彪炳千古,名垂万古,名垂千古,名垂后世,千秋万代,轻于鸿毛,死得其所,死而无憾,虽死犹生,万古流芳,遗臭万年,舍生取义,死而无悔,重于泰山,名垂青史,流传千古,千古流芳
形容小事比较有意义的成语大全
管中窥豹,见微知著,可见一斑,一叶知秋,以小见大,因小见大
形容写得有意义有价值的成语大全
百宝万货,不翼而飞,藏之名山,尺壁寸阴,寸土尺金,等价连城,典章文物,都中纸贵,肺腑之言,封妻荫子,风靡一时,交口称誉,金玉之言,金石良言,鞠躬尽瘁,开国功臣,流芳百世,洛阳纸贵,千金一刻,青史传名,世世代代,死得其所,虽死犹生,虽死犹荣,…
形容童话故事里公主的成语大全
宝马香车,花朝月夕,花香鸟语,柳绿桃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水调歌头,燕舞莺啼,莺歌燕舞,紫陌红尘,潺潺流水
可以形容故事的成语大全
绘声绘色,活龙活现,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娓娓动听,许许多多,有声有色
形容死的没意义没价值的成语大全
轻于鸿毛,轻如鸿毛,死不足惜,死有余辜,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