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官法如炉 [ guān fǎ rú lú ]
释义:指国家如炉火无情。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个便是铁呵,怎当那官法如炉。”
2、扞格不入 [ hàn gé bù rù ]
释义: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3、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释义: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记·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4、金石为开 [ jīn shí wèi kāi ]
释义: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5、金石之坚 [ jīn shí zhī jiān ]
释义: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
出处:汉·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6、强弓劲弩 [ qiáng gōng jìn nǔ ]
释义: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回:“韩地方九百余里,带甲数十万,然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7、石赤不夺 [ shí chì bù duó ]
释义: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出处: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8、徒有虚名 [ tú yǒu xū míng ]
释义: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9、心如铁石 [ xīn rú tiě shí ]
释义: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出处:汉·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10、心如坚石 [ xīn rú jiān shí ]
释义: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同“心如铁石”。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五卷:“又有一种男不慕色,女不怀春,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没来由被旁人播弄,设圈设套,一时失了把柄,堕其术中,事后悔之无及。”
11、格格不入 [ gé gé bù rù ]
释义: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12、梧桐断角 [ wú tóng duàn jiǎo ]
释义:指梧桐虽是柔木而可以断坚硬之角。比喻柔能胜刚。
13、珞珞如石 [ luò luò rú shí ]
释义:珞珞:石头坚硬的样子。形容坚如顽石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5、攻大磨坚 [ gōng dà mó jiān ]
释义:磨:物体相摩擦;坚:硬。比喻艰辛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攻大磨坚,莫能与之争。”
16、犀舟径楫 [ xī zhōu jìng jí ]
释义:犀:坚固;楫:船桨。坚固的船,坚硬的桨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虽有犀舟径楫,犹人涉卬否,有须是也。”
形容男人硬度的词语(3个)
- 坚瓠无窍瓠:葫芦。坚硬的葫芦没有一点空隙,不能剖瓠盛物。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 木强则折强:坚硬。质地硬的木材容易脆裂折断。比喻一味强硬反而会招致失败。
- 立身行事立身:指为人;行事:指行为。指处世待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