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唉声叹气 [ āi shēng tàn qì ]
释义: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2、黯然失色 [ àn rán shī sè ]
释义: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3、拔丁抽楔 [ bá dīng chōu xiē ]
释义: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4、跋前踬后 [ bá qián zhì hòu ]
释义: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5、半壁江山 [ bàn bì jiāng shān ]
释义:半壁:半边;江山:比喻国家疆土。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
出处:清·蒋士诠《冬青树·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6、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释义: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7、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释义: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8、避难趋易 [ bì nán qiù yì ]
释义: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
出处:见“避难就易”。
9、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10、冲云破雾 [ chōng yún pò wù ]
释义:冲破云层,突破迷雾。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11、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释义:指灾难深重。
出处: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12、攻苦食淡 [ gōng kǔ shí dàn ]
释义: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
13、攻无不克 [ gōng wú bù kè ]
释义: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14、狗急跳墙 [ gǒu jí tiào qiáng ]
释义: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出处:《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15、过五关斩六将 [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
释义: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16、和衷共济 [ hé zhōng gòng jì ]
释义: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17、化险为夷 [ huà xiǎn wéi yí ]
释义:险:险阻;夷:平坦。化危险为平安。比喻转危为安。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化险为夷。”
18、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释义: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19、火烧眉毛 [ huǒ shāo méi máo ]
释义: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诗曰:‘火烧眉毛。’”
20、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释义: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1、坚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释义: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2、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释义: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23、艰难险阻 [ jiān nán xiǎn zǔ ]
释义: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24、艰苦奋斗 [ jiān kǔ fèn dòu ]
释义: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25、进退两难 [ jǐn tuì liǎng nán ]
释义: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出处:宋·李靖《卫公兵法》:“凡攻城之兵……进退又难,前既不得上城,退则其师逼追。”
26、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释义: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27、荆棘丛生 [ jīng jí cóng shēng ]
释义: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28、急人之困 [ jí rén zhī kùn ]
释义: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29、进退无路 [ jìn tuì wú lù ]
释义:前进无路,后退也无路。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出处: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30、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释义: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又吉,何疑?事不容缓。”
形容困难消除了的成语(92个)
••阅读 3979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人快要死了的样子的成语大全
断香零玉,风中之烛,风烛残年,苟延残喘,含笑九泉,岌岌可危,命在旦夕,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日薄西山,入土为安,撒手人寰,死不瞑目,死不足惜,死得其所,死而无憾,危在旦夕,五马分尸,香消玉殒,一命呜呼,瘗玉埋香,朝不保夕,病入膏肓,死于非命,…
形容坏天气过去了天晴了的成语大全
暗送秋波,暴风骤雨,变化无常,冰天雪地,冰雪严寒,薄暮冥冥,惨雨酸风,蝉不知雪,橙黄桔绿,春兰秋菊,春去秋来,春华秋实,春寒料峭,春蛙秋蝉,春生秋杀,春花秋月,大雨如注,大雨倾盆,大雨滂沱,滴水成冰,电闪雷鸣,洞察秋毫,鹅毛大雪,翻云覆雨,…
形容没完没了的四字成语大全
没完没了,如泣如诉
形容心思简单明了的成语大全
白费心机,别具匠心,别有匠心,裁心镂舌,称心如意,澄思寂虑,诚意正心,痴思妄想,聪明智慧,聪明智能,吹灰找缝,存心不良,殚精竭虑,殚思极虑,独具匠心,独运匠心,阿谀苟合,防意如城,肺肝如见,费尽心机,费力劳心,费尽心思,费心劳力,工夫不负有…
形容被困难阻挡的成语大全
长驱直入,驰骋疆场,锋不可当,苟且偷生,关山阻隔,毫无顾忌,横拦竖挡,横行天下,横遮竖挡,截辕杜辔,雷霆万钧,澎湃汹涌,声势浩大,所向无敌,所向无前,螳臂当车,无可奈何,汹涌淜湃,汹涌彭湃,汹涌澎湃,一往无前,以螳当车,意到笔随,有条有理,…
形容脸都绿了的成语大全
碧波荡漾,苍松翠柏,苌弘碧血,葱翠欲滴,翠色欲流,丹心碧血,光彩夺目,花红柳绿,花花绿绿,金碧辉煌,绿水青山,绿叶成阴,绿肥红瘦,绿草如茵,绿叶成荫,绿衣黄里,螟蛉之子,千秋万代,青山绿水,青枝绿叶,桃红柳绿,蜩螗沸羹,停僮葱翠,万古长青,…
形容灯突然灭了的成语大全
暗室逢灯,不明事理,补阙灯檠,残灯末庙,吹灯拔蜡,蛾扑灯蕊,飞蛾投火,篝灯呵冻,冠冕堂皇,黑灯瞎火,黑灯下火,黑漆皮灯,马上看花,前途无量,若隐若现,乌灯黑火,匣剑帷灯,夜深人静,一灯如豆,影不离灯,萤窗雪案,萤灯雪屋,油尽灯枯,油干灯草尽…
形容不怕困难不怕嘲笑的成语大全
傲然挺立,百折不回,百折不摧,百折不屈,不屈不挠,不挠不折,乘风破浪,奋不顾身,奋勇向前,风雨无阻,刚中柔外,刚毅木讷,钢筋铁骨,含辛茹苦,弘毅宽厚,疾风劲草,坚强不屈,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艰苦卓绝,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