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留余地 [ bù liú yú dì ]
释义: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2、不置褒贬 [ bù zhì bāo biǎn ]
释义: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3、东怨西怒 [ dōng yuàn xī nù ]
释义:指任意指责别人。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协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4、反唇相讥 [ fǎn chún xiāng jī ]
释义: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5、反唇相稽 [ fǎn chún xiāng jī ]
释义:反唇:回嘴、顶嘴;稽: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责问对方。
出处:《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6、讽一劝百 [ fěng yī quàn bǎi ]
释义: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7、负诟忍尤 [ fù gòu rěn yóu ]
释义:忍受指责和怨恨。
出处: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责备之严,诚不足怪。庸讵知当局之负诟忍尤,艰难应付,有非楮墨所能罄者。”
8、攻过箴阙 [ gōng guò zhēn què ]
释义:指责过错,针砭缺失。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阙;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
9、狗屁不通 [ gǒu pì bù tōng ]
释义: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10、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释义: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11、集矢之的 [ jí shǐ zhī de ]
释义: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敌,亲集矢于其目。”
12、千夫所指 [ qiān fū suǒ zhǐ ]
释义: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出处:《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13、人言藉藉 [ rén yán jí jí ]
释义:籍籍:纷乱的样子。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
出处:《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14、完美无缺 [ wán měi wú quē ]
释义: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小楷,微带行笔,共一百廿八行,前者十数行破裂者,而后幅完好无阙(缺)。”
15、无济于事 [ wú jì yú shì ]
释义: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16、无可非议 [ wú kě fēi yì ]
释义: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何晏注引孔安国曰:“无所非议也。”
17、溢美溢恶 [ yì měi yì lè ]
释义: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出处:《庄子·人世间》:“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8、众矢之的 [ zhòng shǐ zhī dì ]
释义:矢:箭;的:箭靶的中心。众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
出处:清 谭嗣同《报贝元徽》:“今之原祸始音,必以合肥为众矢之的。”
19、众叛亲离 [ zhòng pàn qīn lí ]
释义:叛:背叛;离:离开。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20、责有所归 [ zé yǒu suǒ guī ]
释义:指责任有所归属。
出处: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
21、面折廷争 [ miàn zhé tíng zhēng ]
释义: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出处:《史记·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
22、墨迹未干 [ mò jì wèi gān ]
释义: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23、墨汁未干 [ mò zhī wèi gān ]
释义: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可是墨汁未干,将军们即奉命作成消灭边区的军事计划。”
24、求全责备 [ qiú quán zé bèi ]
释义: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出处:《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25、廷争面折 [ tíng zhēng miàn zhé ]
释义: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出处:《史记·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
26、谏尸谤屠 [ jiàn shī bàng tú ]
释义: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责杀牲的过失。比喻劝谏无济于事。
出处:唐·柳宗元《天对》:“幽祸挐以夸,惮褒以渔。淫嗜筏杀,谏尸谤屠。”
27、评头论足 [ píng tóu lùn zú ]
释义: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出处: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太度,评头品足,少不免要乱哦几句诗出来了。”
28、千人所指 [ qiān rén suǒ zhǐ ]
释义:千人:众人,许多人;指:指责。为众人所拇,。
出处:《汉书·王嘉传》:“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29、十手争指 [ shí shǒu zhēng zhǐ ]
释义:指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
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30、无瑕可击 [ wú xiá kě jī ]
释义:瑕:比喻事物的缺点。完美无缺,无可指责
出处: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关于人物的性格、心理、习惯,时代的风俗、制度、精神,总要尽可能的收集材料,务求其无瑕可击。”
形容万人指责的成语(47个)
••阅读 1133
形容万人指责的词语(6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自己犯了错误还去指责别人的成语
恶人先告状,反咬一口,拿奸拿双,平步青云,强词夺理,诬良为盗,以五十步笑百步,倒打一耙,五十步笑百步
形容指责别人成语
百般责难,避重逐轻,不留余地,不置褒贬,不让之责,操刀伤锦,草草收兵,吃自在饭,戳脊梁骨,雌黄黑白,大包大揽,担戴不起,担当不起,德薄任重,东怨西怒,多露之嫌,儿女之债,反唇相稽,反唇相讥,匪异人任,非异人任,分内之事,分损谤议,讽一劝百,…
形容过分指责的成语
百般责难,不留余地,不置褒贬,戳脊梁骨,雌黄黑白,盗食致饱,东怨西怒,多露之嫌,反唇相稽,反唇相讥,分损谤议,讽一劝百,负诟忍尤,攻过箴阙,狗屁不通,集矢之的,谏尸谤屠,没有说的,面折人过,面折廷争,墨迹未干,墨汁未干,木秀于林,评头论足,…
形容正直指责的成语
百般责难,不留余地,不置褒贬,戳脊梁骨,雌黄黑白,盗食致饱,东怨西怒,多露之嫌,反唇相稽,反唇相讥,分损谤议,讽一劝百,负诟忍尤,攻过箴阙,狗屁不通,集矢之的,谏尸谤屠,没有说的,面折人过,面折廷争,墨迹未干,墨汁未干,木秀于林,评头论足,…
形容被人指责的成语
百般责难,不留余地,不置褒贬,戳脊梁骨,雌黄黑白,东怨西怒,多露之嫌,反唇相稽,反唇相讥,分损谤议,讽一劝百,负诟忍尤,攻过箴阙,狗屁不通,集矢之的,谏尸谤屠,没有说的,面折人过,面折廷争,墨迹未干,墨汁未干,木秀于林,评头论足,千人所指,…
形容大众指责的成语
百般责难,避重逐轻,不留余地,不置褒贬,不让之责,操刀伤锦,草草收兵,吃自在饭,戳脊梁骨,雌黄黑白,大包大揽,担戴不起,担当不起,盗食致饱,德薄任重,东怨西怒,多露之嫌,儿女之债,反唇相稽,反唇相讥,匪异人任,非异人任,分内之事,分损谤议,…
成语形容指责别人
百般责难,避重逐轻,闭门思过,不留余地,不置褒贬,不让之责,操刀伤锦,草草收兵,吃自在饭,戳脊梁骨,雌黄黑白,大包大揽,担戴不起,担当不起,盗食致饱,德薄任重,东怨西怒,多露之嫌,儿女之债,反咬一口,反唇相稽,反唇相讥,反躬自省,匪异人任,…
形容被所有人指责的成语
百般责难,不留余地,不置褒贬,戳脊梁骨,雌黄黑白,东怨西怒,多露之嫌,反唇相稽,反唇相讥,分损谤议,讽一劝百,负诟忍尤,攻过箴阙,狗屁不通,集矢之的,谏尸谤屠,没有说的,面折人过,面折廷争,墨迹未干,墨汁未干,木秀于林,评头论足,千人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