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2、触目惊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释义: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怵心。”
3、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4、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5、寒心酸鼻 [ hán xīn suān bí ]
释义: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6、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释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7、魂不附体 [ hún bù fù tǐ ]
释义: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出处: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8、惊魂未定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释义: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出处:宋·苏轼《谢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惊魂未定,梦游缧绁之中。”
9、惊弓之鸟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10、惊心动魄 [ jīng xīng dòng pò ]
释义: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1、惊天动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12、提心吊胆 [ tí xīn diào dǎn ]
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13、畏首畏尾 [ wèi shǒ wèi wěi ]
释义: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14、畏缩不前 [ wèi suō bù qián ]
释义: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15、心惊胆战 [ xīn jīng dǎn zhàn ]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16、心惊肉跳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释义: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17、心有余悸 [ xīn yǒu yú jì ]
释义: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出处: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18、战战兢兢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释义: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9、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20、惊慌失色 [ jīng huāng shī sè ]
释义: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21、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释义: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22、谈虎色变 [ tán hǔ sè biàn ]
释义: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23、失魂落魄 [ shī hún luò pò ]
释义: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二折:“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
形容对地方后怕的成语(23个)
••阅读 3084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赞美地方美丽的成语
白雪皑皑,百花争妍,百花争艳,百花齐放,傍花随柳,遍地开花,别有洞天,冰天雪地,波涛汹涌,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倡条冶叶,尺树寸泓,齿牙春色,崇山峻岭,重峦叠嶂,出水芙蓉,吹箫乞食,春兰秋菊,春光漏泄,春华秋实,春和景明,春光明媚,春回大地,…
怀念以前地方的成语
抚今追昔,感今惟昔,感今思昔,怀古伤今,温故知新,忆苦思甜
形容光明地方的成语
暧昧之情,暗淡无光,白毫之赐,背暗投明,炳如日星,炳如观火,炳若日星,拨云雾见青天,拨云睹日,波光粼粼,不可限量,不愧不怍,不愧不作,不见天日,重熙累洽,重睹天日,重见天日,春光明媚,春暖花开,大放光明,丹青不渝,灯火辉煌,东曦既驾,风和日…
形容怀念地方的成语
僾见忾闻,爱贤念旧,白云孤飞,北风之恋,悲天悯人,不念旧情,不省人事,苍黄翻复,苍黄反复,唱对台戏,车过腹痛,触目如故,穿窬之盗,春来秋去,春露秋霜,莼羹鲈脍,睹物伤情,睹物怀人,反复无常,废寝忘餐,逢新感旧,风情月思,风情月意,抚今怀昔,…
形容地方奢华浪漫的成语
比翼双飞,钿合金钗,风花雪月,海枯石烂,海誓山盟,花前月下,举案齐眉,卿卿我我,情投意合,山盟海誓,死生契阔,天上人间,天长地久,心有灵犀,朝思暮想,朝朝暮暮,相敬如宾,相濡以沫,情比金坚,与子偕老
形容地方企业发展好的成语
繁荣昌盛,飞黄腾踏,扶摇直上,扶摇而上,疾风迅雷,节节胜利,每况愈下,鹏程万里,前程远大,前途无量,日新月异,日暮途穷,如日方升,生机勃勃,势如破竹,瞬息万变,死气沉沉,欣欣向荣,旭日东升,迎刃而解,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方兴未艾,突飞猛进,…
形容地方的英语成语
百花齐放,搬唇弄舌,辩口利辞,不知所云,吃喝玩乐,葱葱郁郁,出口成章,春光明媚,词不达意,大辩不言,大雪纷飞,斗唇合舌,对答如流,繁花似锦,丰富多彩,风月无边,富丽堂皇,高楼大厦,各色各样,歌台舞榭,歌莺舞燕,光彩夺目,海沸江翻,骇浪惊涛,…
形容聚餐的好地方成语
宾朋满座,不是冤家不聚头,豆棚瓜架,觥筹交错,冠袍带履,亨嘉之会,欢聚一堂,济济一堂,尽欢而散,淋漓尽致,朋酒之会,山珍海味,天下无不散筵席,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一人向隅,一掷千金,一觞一咏,悲欢离合,对酒当歌,高朋满座,高谈阔论,大快朵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