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惑之年 [ bù huò zhī nián ]
释义: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2、残年余力 [ cán nián yú lì ]
释义:指年老体衰。
出处:《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春秋鼎盛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
释义: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4、沧浪老人 [ cāng láng lǎo rén ]
释义:指隐者、渔父。
出处:《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5、初生之犊 [ chū shēng zhī dú ]
释义: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6、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释义: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7、耳顺之年 [ ér shùn zhī nián ]
释义: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8、骨瘦如柴 [ gǔ shòu rú chái ]
释义: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9、古稀之年 [ gǔ xī zhī nián ]
释义: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0、花甲之年 [ huā jiǎ zhī nián ]
释义: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1、黄口小儿 [ huáng kǒu xiǎo ér ]
释义: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见罗崔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12、花信年华 [ huā xìn nián huá ]
释义: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
13、及笄年华 [ jí jī nián huá ]
释义: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14、口尚乳臭 [ kǒu shàng rǔ xiù ]
释义: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出处:《汉书·高帝纪》:“是口尚乳臭,安能当吾韩信?”
15、毛羽未丰 [ máo yǔ wèi fēng ]
释义: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16、年逾古稀 [ nián yú gǔ xī ]
释义: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7、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释义: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8、人生七十古来稀 [ rén shēng qī shí gǔ lái xī ]
释义:稀:稀少。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9、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释义: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20、少不更事 [ shào bù gēng shì ]
释义: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出处:《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21、少不经事 [ shào bù jīng shì ]
释义: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出处:《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22、忘其所以 [ wàng qí suǒ yǐ ]
释义: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23、五尺童子 [ wǔ chǐ tóng zǐ ]
释义: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24、徐娘半老 [ xú niáng bàn lǎo ]
释义: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出处:《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25、新学小生 [ xīn xué xiǎo shēng ]
释义:指治学时间不长,见闻浅陋、经验不足的后生晚辈。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
26、悬车之年 [ xuán chē zhī nián ]
释义: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指七十岁。
出处:《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27、一日之长 [ yī rì zhī cháng ]
释义:表示判断或处理事情有相当能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28、郑人争年 [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
释义: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29、知命之年 [ zhī mìng zhī nián ]
释义: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30、摽梅之年 [ biào mén zhī nián ]
释义: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出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形容年龄小的成语(60个)
••阅读 1663
形容年龄小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小溪渺小的成语大全
沧海一鳞,沧海一粟,福不盈眦,恒河一沙,九牛一毫,力不胜任,太仓稊米,望洋兴叹,微不足道,微不足录,微乎其微,无可奈何,鲜规之兽,一抔黄土
形容种子小的成语大全有哪些
不足齿数,沧海一粟,尺寸之功,尺寸之地,独一无二,儿女英雄,分寸之末,凤毛麟角,伏法受诛,九牛一毛,历历可数,量小力微,寥寥可数,寥若晨星,寥寥无几,拍案惊奇,区区之众,屈指可数,三三两两,鼠窃狗盗,所剩无几,太仓一粟,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形容雨大雨小的成语大全有哪些
巴山越岭,长途跋涉,和风细雨,毛毛细雨,爬山越岭,梯山航海,淅淅沥沥
形容生命力弱小的成语大全
风吹雨打,亘古不灭,欢蹦乱跳,枯枝再春,枯木再生,生机勃勃,星火燎原,悬若日月
形容花的姿容小的成语大全
傲霜斗雪,百花争妍,百花争艳,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宠柳娇花,出淤泥而不染,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深似海,春意盎然,春花秋月,斗色争妍,婀娜多姿,繁花似锦,丰富多彩,风姿绰约,孤芳自赏,含苞欲放,和风细雨,红杏出墙,花团锦簇,花好月…
形容走路声音很小的四字成语大全
百啭千声,不绝如缕,沉鱼落雁,低声细语,鬼鬼祟祟,默默无声,喃喃自语,喃喃细语,呢喃细语,蹑手蹑脚,悄无声息,切切细语,窃窃私语,轻手轻脚,如泣如诉,神不知鬼不觉,时断时续,婉转悠扬,娓娓动听,无声无息,余音绕梁,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余音袅…
形容人起伏很小的成语大全
此伏彼起,此起彼伏,此起彼落,奋发图强,风餐露宿,宦海浮沉,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艰难困苦,艰难曲折,艰苦创业,接连不断,节衣缩食,励精图治,迷途知返,命运多舛,平铺直叙,千辛万苦,千载难逢,穷困潦倒,亡羊补牢,望尘莫及,我行我素,一帆风顺,…
形容胆子很小的词语四字成语大全是什么
大惊失色,胆小如豆,胆小如鼠,胆小怕事,胆小如鼷,鼠首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