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肩而立 [ bǐ jiān ér lì ]- 释义: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 2、不教而杀 [ bù jiào ér shā ]- 释义: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出处:《论语·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 3、不教而诛 [ bù jiào ér zhū ]- 释义: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 4、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释义: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 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 5、怛然失色 [ dá rán shī sè ]- 释义: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 出处:宋·苏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闻介马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人者怛然失色。” 
- 6、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 出处:《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 7、担惊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 8、胆裂魂飞 [ dǎn liè hún fēi ]- 释义: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娘娘。” 
- 9、胆战心寒 [ dǎn zhàn xīn hán ]- 释义: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 出处:《古今杂剧·楚昭王疏者下船》:“怕的是城荒国破,常子是胆战心寒。” 
- 10、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 11、胆颤心惊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释义: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 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 12、改邪归正 [ gǎi xié guī zhèng ]- 释义: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将军弃邪归正,与宋某等同替国家出力,朝廷自当重用。” 
- 13、骇人听闻 [ hài rén tīng wén ]- 释义: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 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东角楼街巷》:“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 14、汗流浃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释义: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 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 15、惶惶不安 [ huáng huáng bù ān ]- 释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 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 16、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释义: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 17、接二连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释义:接连不断。 - 出处: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 18、接踵而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 19、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释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 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20、恐后争先 [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 释义: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 21、屡教不改 [ lǚ jiàn bù gǎi ]- 释义: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 22、络绎不绝 [ luò yì bù jué ]- 释义: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 23、连三接二 [ lián sān jiē èr ]- 释义:犹言接连不断。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 
- 24、木朽蛀生 [ mù xiǔ zhù shēng ]- 释义: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 
- 25、随踵而至 [ suí zhǒng ér zhì ]- 释义: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 26、闻过则喜 [ wén guò zé xǐ ]- 释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 27、洗心革面 [ xǐ xīn gé miàn ]- 释义: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28、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释义: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 出处:《汉书·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 29、一误再误 [ yī wù zài wù ]- 释义: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 出处:《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 30、以儆效尤 [ yǐ jǐng xiào yóu ]- 释义: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 出处:《左传·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形容是人都会犯错的成语智能推荐
- 目眩头晕 眼睛发花,头脑昏晕。同“目眩头昏”。
- 破旧立新 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 善门难开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 物是人非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 言是人非 指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两面派
- 百舸争流 百舸争流,百,虚指,舸,船的意思,整个成语意思为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意指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
- 俯仰生姿 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
- 手慌脚乱 指做事忙乱,没有条理
- 根朽枝枯 朽:腐烂;枯:枯槁。树根腐烂了,树枝就会枯萎。比喻事物失去了根本或在根本上出现问题,就会走向衰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