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好意思 [ bù hǎo yì sī ]
释义: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3、大言不惭 [ dà yán bù cán ]
释义: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4、低眉垂眼 [ dī méi chuí yǎn ]
释义: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出处: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5、耳红面赤 [ ěr hóng miàn chì ]
释义: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1回:“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
6、锋芒逼人 [ fēng máng bī rén ]
释义:锋芒: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比喻锋利。比喻言词锋利,使人感到有压力。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7、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释义: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8、汗流洽衣 [ hàn liú qià yī ]
释义: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出处: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顷贤郎至,辱华翰奖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9、脸红耳热 [ liǎn hóng ěr rè ]
释义: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同“脸红耳赤”。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10、面红耳热 [ miàn hóng ěr rè ]
释义: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11、忸怩不安 [ niǔ ní bù ān ]
释义: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出处:茅盾《子夜》七:“在屠维岳的锋芒逼人的眼光下,这张长方脸儿上渐渐显现了忸怩不安的气色。”
12、青天白日 [ qīng tiān bái rì ]
释义: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
13、恬不知愧 [ tián bù zhī kuì ]
释义: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出处: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
14、恬不知羞 [ tián bù zhī xiū ]
释义:安然处之,不以为耻。同“恬不知耻”。
出处:清·王韬《凇隐漫录·冯佩伯》:“特不解当时妇女,何以恬不知羞,岂真叔宝全无心肝者哉?”
15、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释义: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16、无地自容 [ wú dì zì róng ]
释义: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出处:《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17、无动于衷 [ wú dòng yú zhōng ]
释义: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18、羞人答答 [ xiū rén dā dā ]
释义: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19、烟视媚行 [ yān shì mèi xíng ]
释义:烟视:微视;媚行:慢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
出处:《吕氏春秋·不屈》:“人有新取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
20、满不在乎 [ mǎn bù zài hū ]
释义:丝毫不在意。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21、面红耳赤 [ miàn hóng ěr chì ]
释义: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渐而脸色发红。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九:“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22、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释义: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23、落落大方 [ luò luò dà fāng ]
释义:落落:坦率,开朗的样子。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24、脸红耳赤 [ liǎn hóng ěr chì ]
释义:形容感情激动或害羞的样子。亦作“脸红耳热”。
出处:萧殷《桃子又熟了》一:“没有等翻译同志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那个美国人竟脸红耳赤地吼起来。”
25、面红面绿 [ miàn hóng miàn lǜ ]
释义: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出处:《廿载繁华梦》第九回:“自己进他门以来,未有半点面红面绿,他不负我,我怎好负他?”
26、死不要脸 [ sǐ bù yào liǎn ]
释义:指没有害羞的意思
出处: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妈的吊死鬼擦粉,死不要脸。”
27、大大方方 [ dà dà fāng fāng ]
释义:指人的行为举止自然不俗气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28、忸忸怩怩 [ niǔ niǔ ní ní ]
释义: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样子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颜厚有忸怩。”
29、行险侥幸 [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
释义: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30、羞口羞脚 [ xiū kǒu xiū jiǎo ]
释义:羞:难为情。口和脚都感到害羞。形容言谈举止不大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也有言语钝拙的,也有举止轻浮的,也有羞口羞脚不惯见人的。”
形容不害羞的意思成语(32个)
••阅读 3483
形容不害羞的意思词语(2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办事经常变卦的人的意思成语
变化多端,变化无常,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翻复无常,齐天大圣,轻诺寡信,神通广大,一如既往,一成不变,朝三暮四,朝秦暮楚,自相矛盾,无所适从,朝令夕改
形容悠然的成语是什么意思
摆尾摇头,不慌不忙,从容应对,濠梁观鱼,浅斟低酌,浅斟低讴,无拘无碍,摇头掉尾,摇头麰尾,摇头晃脑,摇头摆尾,悠然自得,拄颊看山,拄笏西山,悠然自在
形容意思很简单的成语
安于泰山,抱朴含真,不以为意,不在话下,布衣蔬食,布被瓦器,插烛板床,钗荆裙布,吃苦耐劳,黜衣缩食,唾手可得,粗茶淡饭,杜门绝客,呼吸相通,简明扼要,艰苦朴素,节衣缩食,荆钗布裙,利害相关,芒屩布衣,难于上天,朴实无华,朴素无华,勤俭节约,…
形容词面知道意思的成语
优柔寡断
什么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做事用心专注
不可动摇,持之以恒,废寝忘食,国家大事,集思广益,坚韧不拔,聚精会神,茫无涯际,目不转睛,全神贯注,日理万机,抟心揖志,抟心壹志,相得益章,心不两用,心无旁骛,心神专注,一个心眼,一动不动,一心一意,以夜继朝,专心致志,专心一志,孜孜不倦,…
形容不断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大全
兵连祸接,波骇云属,波属云委,层见叠出,层见迭出,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浮想联翩,苟且偷生,光彩夺目,含糊不清,花天酒地,肩背相望,来来往往,连绵起伏,连绵不断,络绎不绝,骆驿不绝,绵绵不绝,喃喃自语,念念有词,人来人往,日无暇晷,声势浩大,…
亡羊补牢的意思用成语大全来形容
不慌不忙,补牢顾犬,从头做起,错上加错,多歧亡羊,公子王孙,顾犬补牢,国家大事,见兔顾犬,绝长续短,歧路亡羊,时不我待,亡羊之叹,亡羊得牛,亡羊补牢,五尺童子,无忧无虑,一错再错,知错就改,臧谷亡羊
形容人有智慧的成语大全和意思
冰雪聪明,博大精深,才华横溢,才高八斗,才高识远,材高知深,聪明绝顶,出奇制胜,出类拔萃,大智大勇,汗牛充栋,慧心巧思,集思广益,精明强干,举一反三,举纲持领,兰质蕙心,料事如神,六出奇计,名列前茅,七窍玲珑,融会贯通,神机妙算,秀外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