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荡气回肠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释义: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三国·魏·曹丕《大墙上蒿行》:“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2、地动山摇 [ dì dòng shēn yáo ]
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一二·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从此灾祸自此而始。”
3、发号施令 [ fā hào shī lìng ]
释义: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4、风云际会 [ fēng yún jì huì ]
释义: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出处:《周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万物睹。”汉·王充《论衡·偶会》:“良辅超拔于际会。”
5、惊天动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释义: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释义: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7、居安虑危 [ jū ān lǜ wēi ]
释义: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同“居安思危”。
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8、开台锣鼓 [ kāi tái luó gǔ ]
释义: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的开头部分。也比喻一个事件的开头。
出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我的粗枝大叶的东西,就当作一番开台锣鼓好了。”
9、开天辟地 [ kāi tiān pì dì ]
释义: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出处: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10、空前绝后 [ kōng qián jué hòu ]
释义: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出处:《宣和画谱》:“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
11、气壮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释义: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出处:族高辰象,气壮河山,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唐·张说《孔补阙集市》
12、前无古人 [ qián wú gǔ rén ]
释义: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3、钦差大臣 [ qīn chāi dà chén ]
释义: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出处:清·阮葵生《茶余客话·钦差官使》:“三品以上用钦差大臣关防,四品以下用钦差官员关防。”
14、青天霹雳 [ qīng tiān pī lì ]
释义: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出处: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15、声势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不过声势浩大罢了。”
16、天震地骇 [ tiān zhèn dì hài ]
释义: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18、议论纷纷 [ yì lùn fēn fēn ]
释义: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出处:语出《后汉书·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19、忧盛危明 [ yōu shèng wēi míng ]
释义:犹言居安思危。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20、于安思危 [ yú ān sī wēi ]
释义: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21、指手画脚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释义: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五回:“见这李虞侯、张干办在宋江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只是碍着宋江一个,不敢下手。”
22、叱咤风云 [ chì zhà fēng yún ]
释义:叱咤:怒喝声。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出处:《梁书·元帝纪》:“叱咤则风云兴起,鼓动则嵩华倒拔。”
23、动地惊天 [ dòng dì jīng tiān ]
释义: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24、加枝添叶 [ jiā zhī tiān yè ]
释义:在叙事或转述时,于主要事件外,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出处:《金瓶梅传奇》第十三回:“汤裱褙道:‘不是奴才夸口,敢怕时日久时,便是王抒亲看,也难辨真伪。 ’遂又加枝添叶,把如何拿王抒欺君误国罪唬她,唬得她当场晕死过去。”
25、满城风雨 [ mǎn chéng fēng yǔ ]
释义: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出处:宋·潘大林《题壁》诗:“满城风雨近重阳。”
26、漠不关心 [ mò bù guān xīn ]
释义: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出处: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27、晴天霹雳 [ qíng tiān pī lì ]
释义: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出处: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诗:“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28、下回分解 [ xià huí fēn jiě ]
释义: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29、余波未平 [ yú bō wèi píng ]
释义: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30、气势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释义: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出处: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形容事件重要的成语(41个)
••阅读 2602
形容事件重要的词语(3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不幸的事件的成语
惨遭不幸,飞来横祸,福无双至,接二连三,兰摧玉折,拍案惊奇,人亡家破,祸不单行
形容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的成语
度日如年,光阴似箭,千秋万代,千载难逢,千金一刻,千钧一发,万古长青,危在旦夕,一时半刻,迫在眉睫
形容事件伟大的四字成语
高不可攀,高不可登,临危不惧,萦带为垣,高高在上,舍己为人
形容处理突发事件的成语
出乎意料,出乎意外,素昧平生,突如其来,始料不及
形容事件蹊跷的成语
狐埋狐搰,离奇古怪,平淡无奇,深信不疑,稀奇古怪,言听计从,疑神疑鬼,推心置腹,一钱不值
形容事件交替的成语
春去秋来,冬温夏清,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形容事件突发的成语
出于意外,处易备猝,从天而下,猝不及防,措手不及,飞来横祸,火烧眉毛,惊慌失措,迫不及待,晴天霹雳,如坐针毡,十万火急,手足无措,突如其来,心急火燎,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从天而降,心急如焚,始料不及,迫在眉睫,平地风波,意料不到
形容重要事件的成语
哀死事生,必不可少,不可缺少,不声不响,不理不睬,不闻不问,地动山摇,非同小可,非同儿戏,惊天动地,九牛一毛,举足轻重,冷若冰霜,麻木不仁,漫不经心,漠不关心,旁若无人,山摇地动,深思熟虑,事不关己,事关重大,视而不见,视若无睹,首当其冲,…